信息能力是現代國家競爭力的重要構成,只有社會各方面共同推進,才能建設一個具有強大信息能力的現代國家。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和互聯網的日益普及,世界各國面向未來的發展布局正逐漸從實體空間轉向網絡空間;信息生產力作為一種全新的生產力形態正逐漸顛覆著既有的經濟發展模式,信息化水平和信息能力正逐漸成為衡量國家競爭力的重要標準。信息能力由多方面的要素構成,要提高國家信息能力,就必須普及網絡基礎設施、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大力發展信息經濟、加強網絡安全保障;而要實現網絡基礎設施基本普及、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信息經濟全面發展、網絡安全保障有力的目標,就必須充分調動社會各界的積極性、主動性,充分發揮社會各方面的資源與能力。
信息安全是現代國家安全體系的重要內容,只有匯聚各方面能量、構建嚴密的安全體系,才能使國家信息安全立于不敗之地。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人類社會進入全球化、信息化時代以后,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已經成為國家現代化一體之兩翼、驅動之雙輪,信息安全已經成為事關國家安全和國家發展、事關社會和諧穩定、事關廣大人民群眾工作生活的重大戰略問題。捍衛國家網絡信息安全是一個龐大而又復雜的系統工程,不僅需要積極推動網絡信息安全立法、加快完善信息安全審查制度,而且需要強化信息安全基礎設施和技術手段體系化建設;需要發展壯大網絡與信息安全產業、推動網絡空間國際交流與合作,絕不是僅靠哪一個領域、哪一個部門的力量就能夠完成的,而必須調動一切力量,汲取各方面智慧,匯聚各方面能量,形成法治與機制、政府與企業、硬件與軟件、科研與產業、交流與合作一體推進、互促互動的局面。
可信網絡生態是信息技術與經濟社會發展相融合的重要領域,只有消除信息技術與經濟社會的壁壘和屏障,實現信息技術與經濟社會的融合發展,才能構建“自主可控、安全可信”的網絡生態。現在,信息技術已成為率先滲透到經濟社會生活各領域的先導技術,世界也已進入以信息產業為主導的新經濟發展時期。加強網絡關鍵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安全可控關鍵軟硬件的開發應用,完善網絡數據和用戶個人信息保護,構筑以安全可控信息技術為基礎的可信網絡生態,是適應互聯網信息化快速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保障國家經濟安全、金融安全的基礎和條件。我們看到,我國一些有實力、有擔當、有遠見的研究機構、企業和社會組織已經并繼續在為構建可信網絡生態作出積極努力,取得積極進展。但總的來看,我國在一些關鍵核心技術上與發達國家之間還存在著明顯差距,與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緊迫要求之間還存在著諸多不適應、不協調、不平衡,因而我們面臨的任務還十分艱巨,迫切需要社會各界共同推動信息技術與經濟社會的融合發展,共同為構建中國自主的可信網絡生態獻計獻策獻力。
責編/劉瑞一 美編/李祥峰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