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q0q2i"></ul>
  • <ul id="q0q2i"></ul>
    
    
  • <abbr id="q0q2i"></abbr>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理論前沿 > 深度原創 > 正文

    不同地區農民工教育回報率有何差異

    【摘要】通過使用2013 年流動人口動態監測調查數據,利用分位數回歸對農民工教育回報率是否存在明顯的地區差異進行探討。研究發現:農民工教育回報率存在明顯的地區差異,東部地區的教育回報率是中部地區的4.16倍、西部地區的2.2倍;初中及以下教育程度的教育回報率區別不大,高中及以上才存在較大變化。

    【關鍵詞】新型城鎮化  農民工  教育回報率  地區差異  分位數回歸

    【中圖分類號】G411    【文獻標識碼】A

    城鎮化在未來中國的戰略版圖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中國發展的一個動力源泉。“新型城鎮化”的概念在黨的十八大中首次提出,新型城鎮化,是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研究發現,勞動年齡人口數量不斷增長,人口撫養比持續下滑所形成的人口紅利,為經濟增長提供了計劃外的動力。近年來,農民工群體的收入和福利狀況備受關注,對其教育回報率的研究也逐漸增多。筆者選取了收入和教育回報率的視角研究農民工問題。研究發現,不同地區間教育回報率客觀上存在較大差異性,教育回報率的地區差異顯著影響了不同教育水平勞動力的相對遷移。

    數據描述

    筆者采用的數據是國家人口計生委提供的2013年流動人口動態監測調查數據。按照國家統計局的劃分標準,筆者將調查的31個省(區、市)分為東部地區(北京、上海、河北、江蘇、浙江、廣東、福建、遼寧、山東、天津和海南)、中部地區(山西、吉林、安徽、河南、黑龍江、江西、河北和湖南)和西部地區(內蒙、青海、廣西、四川、貴州、甘肅、云南、重慶、西藏、陜西、寧夏和新疆);將被訪者受教育程度按照學歷高低的維度分為研究生、大學本科、大學???、中專、高中、初中、小學和未上過學。

    從地區來看,未上過學的農民工在東部、西部地區所占比例稍大,分別為1.7%、2.7%,其中西部所占最多,而中部地區所占比例稍小,在1%左右。小學程度的西部所占比例最大,約為19.3%,其次是東部地區在13.8%左右,中部地區所占比例最少,為9.7%。初中教育水平東部、中部地區所占比例相差不大,分別為59.5%和59.7%,要高于西部地區的55.3%。高中程度中部地區以18.5%高于西部地區的14%和東部地區的13.8%。大學??瞥潭鹊臇|中部地區不分伯仲,但是稍高于西部。大學本科程度的三個地區基本持平。

    從性別來看,未上過學以及小學學歷的男性明顯少于女性;而初中和高中學歷的女性少于男性,中專和大學專科階段的男性少于女性,大學及以上的男女所占比例差不多。

    研究還發現,月收入和月支出都隨著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提高。研究生程度的平均月總收入約為7940.38元,平均月總支出約為3567.59元,而未上過學的平均月收入約為4506.22元,平均月總支出約為2148.44元。國內外大量研究成果也都表明,教育與收入存在顯著的正相關,同時受單個人力資本存量的影響,擁有較高人力資本水平的勞動者一般有較高的生產效率,從而能夠在勞動力市場上獲得更高的收入。

    模型及計量分析結果

    本文將使用2013 年流動人口動態監測調查數據,對農民工教育回報率是否存在明顯的地區差異進行分位數回歸并分析結果。其中,作為被解釋變量的收入為連續變量,教育水平為有序的離散型變量。采用2013年初始調研數據,將收入部分存在缺失值的樣本全部刪除。性別部分的調查樣本經過處理全部變為0-1變量。刪除城市戶籍人口,有效樣本量148049個。數據分析過程主要采用Stata13.0進行分析。

    對于教育這種解釋變量而言,教育回報率可以體現出其價格。利用分位回歸的方法在保證估計的教育回報率更加穩健的前提下,還可以針對條件分布的多個分位點進行估算。筆者的核心結論具體來說,在各分位點上,東部地區的教育回報率明顯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區。就教育因素而言,不考慮性別因素影響,東中西三個地區總體趨勢是一致的,即收入層次較低時,教育對收入影響沒有較大變化,隨著收入層次變高,教育對收入提高的影響越大。在10%分位點時,東中西部地區教育回報率分別為:0.34、0、0.23,并無明顯的不同,隨著分位點的提高,教育回報率開始呈現出差異,在90%的高分位點時,上述三個地區的教育回報率分別為:4.41、1.06、1.98。東部地區的教育回報率大體是中部地區的4倍,西部地區的2倍。

    就性別因素而言,教育水平一致的情況下,低收入層次下男性的工資高于女性,但是隨著收入層次的提升,男性的優勢反而消失,女性比男性對于收入提升更有優勢。這并不難理解,在教育較低時,多數行業都是體力輸出,此時男性在生理上比女性更為合適,女性由于生理的原因并不適合從事一些重體力勞動。對這一結論的解釋,本文提出的假說是,對于女性來講,教育程度的提高不僅具備與男性一樣的直接增加生產力以提高工資的作用,還可通過降低女性在勞動力市場中受到的歧視程度,從而間接增加工資收入。

    結  論

    筆者采用國家人口計生委提供的2013年流動人口動態監測調查數據,通過分位數回歸的方法,實證研究了農民工教育回報率的地區差異。得到的主要結論如下:

    不論是哪一個分位點,東部地區的教育回報率明顯高于中西部地區。具體而言,東部地區的教育回報率是中部地區的4.16倍、西部地區的2.2倍。高分位點時全國平均教育回報率低于東部地區,這就導致受教育程度較高的農民工更愿意進入東部地區。這一方面反映出我國區域經濟發展存在明顯的差距,另一方面這種教育回報率的地區差異主要是由外部因素引起的,即經濟發展的地區差異所導致的。因此,大力發展中西部地區的經濟,是扭轉地區教育回報率差異的治本之策。

    收入層次較低時,教育對收入影響沒有較大變化,隨著收入層次的提高,教育對收入提高的影響越大。因此,在繼續夯實“九年義務教育”的同時,應該開始摸索高等職業教育和普及高中教育,有條件的地區甚至可以探索普及大學教育。在目前形勢下,農村經濟形式還比較單一,大部分農村地區居民的發展方向主要是傳統農業、資源型企業、外出打工等。在這種狀況下,教育基本成為農村居民突破現狀的為數不多甚至是唯一的路徑選擇。但是,由于農村地區的教育相對落后,使得農村地區的考生在競爭力方面顯得先天不足。因此,國家一方面應該加大農村地區教育投入,另一方面應該加大農村地區高考錄取比例,采取一些政策的傾向性措施。

    就性別因素而言,教育水平一致的情況下,低收入層次下男性的工資高于女性,但是隨著收入層次的提升,男性的優勢不復存在,女性比男性對于收入提升更有優勢。此外,相關研究也發現,隨著“家庭化遷移”趨勢的增強,女性“遷而不工”的問題也越來越突出,這都影響到了女性農民工工資性收入的增長。因此,降低“輟學女童”比率,增加農村地區教育投入,對于改變男女收入的性別差異具有重要意義。

    收入層次較低時,教育對收入影響沒有多么大的變化。事實上教育和收入回報率存在一定的門檻效應,所以說我國應大力發展農村地區的職業教育和培訓,以增加農村居民的職業技能,增加其人力資本價值,在提高農民收入水平、增加社會穩定度的同時,還能夠滿足產業結構調整對于新型農民工的需求。

    (作者單位均為北京大學)

    【注:本文為“北京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項目編號:15JDZHC007)的階段性成果,同時受到“中國博士后基金”資助(項目編號:2015M580955)】

    【參考文獻】

    ①蔡昉、王美艷、曲玥:《中國工業重新配置與勞動力流動趨勢》,《中國工業經濟》,2009年第8期。

    ②高文書:《進城農民工就業狀況及收入影響因素分析》,《中國農村經濟》,2006年第1期。

    責編/張蕾  孫垚(見習)   美編/楊玲玲

    [責任編輯:張蕾]
    標簽: 回報率   農民工   差異   地區   教育  
    亚洲人成精品久久久久| 精品理论片一区二区三区| 91在线手机精品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蜜桃久久久久久| 国产福利精品在线观看| 日韩av人人夜夜澡人人爽| 国产精品乱码在线观看| 99re视频热这里只有精品7| 精品国产福利片在线观看| 91麻豆精品国产片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线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 国产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91自产拍在线观看|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日韩精华液的功效| 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四虎成人精品在永久在线观看 |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观看7|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东京热| 999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蜜桃| 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看高国产精品不卡| 久久99精品国产99久久| 久久91精品久久91综合| 久久亚洲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 亚洲精品无码国产| 国产女主播精品大秀系列 | 日本精品www色| 91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久91| 亚洲欧洲精品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 国产91精品在线| 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9RE6热在线精品视频观看| 久久91精品国产91| 欧美黑人巨大精品videos| 真实国产精品视频国产网| 国产自产拍精品视频免费看| 国产成人麻豆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