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q0q2i"></ul>
  • <ul id="q0q2i"></ul>
    
    
  • <abbr id="q0q2i"></abbr>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追光青年
    首頁 > 經濟金融 > 經濟大家談 > 正文

    建立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

    ——訪中國人民大學區域與城市經濟研究所所長孫久文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中國人民大學區域與城市經濟研究所所長孫久文認為,區域協調發展,是解決新時代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矛盾的關鍵抓手之一。隨著我國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區域協調發展也將向全面協調轉變。各地城鎮化的速度和道路不應該搞“一刀切”,而應探求適合本地發展的特色城鎮化道路——

    區域協調發展,是解決新時代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矛盾的關鍵抓手之一。我國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區域協調發展也將向全面協調轉變

    我國廣闊的地域面積、差異較大的稟賦狀況,決定了必須在準確把握國家戰略方向的前提下,充分考慮不同地區的實際需求,構建差別化、有針對性的區域政策體系

    城市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強大引擎,是加快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途徑和促進社會全面進步的必然要求

    當今世界的競爭不是單個城市的競爭,而是城市群的競爭。以城市群引領區域經濟發展的趨勢未來還會繼續加強。各地應探求適合本地發展的特色城鎮化道路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在接受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專訪時,中國人民大學區域與城市經濟研究所所長孫久文教授認為,區域協調發展,是解決新時代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矛盾的關鍵抓手之一。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我國區域協調發展將向全面協調轉變。

    記者:我國目前的區域發展格局是如何形成的?

    孫久文:改革開放初期,東部地區抓住發展機遇,利用全球產業轉移的機會發揮了自己的比較優勢,經濟迅速發展,但中西部地區由于自然地理的劣勢,對外開放程度較低,經濟發展滯后,進一步拉大了東部與中西部地區的經濟差距。

    1991年的《關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年規劃和第八個五年計劃綱要的報告》中首次提出“促進地區經濟的合理分工和協調發展”,并且認為“生產力的合理布局和地區經濟的協調發展,是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一個極為重要的問題”。“九五”計劃期末,我國先后出臺了一系列的財政、投資等政策支持中西部地區的發展,加快了中西部地區對外開放的步伐,進一步加強了東部地區對中西部地區發展的支持。1999年以來,我國先后實施了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和中部崛起戰略。

    四大板塊的核心,是在國土全覆蓋的情況下解決如何實現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問題,但這種僅僅以地理位置并考慮行政區劃的劃分,一定程度上也割裂了區域之間的經濟聯系。2014年12月份,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重點實施‘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長江經濟帶戰略”。此后,作為我國經濟發展在空間格局上的重大創新,頂層設計逐漸落實為具體行動,其范圍容納的人口、經濟體量在全國來看都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彼此間存在緊密聯系,共同構成當代我國區域經濟空間格局的骨架。

    記者: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您認為新機制“新”在何處?

    孫久文:首先,要構建帶狀聯接機制。從地域上看,“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長江經濟帶戰略均是跨省級行政區乃至連接國內外的空間安排。從內容上看,都強調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重點領域率先突破和體制機制改革創新,通過改革創新打破地區封鎖和利益藩籬。這三項頂層設計的深入實施,促使我國區域經濟版圖從主要依靠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引擎帶動的傳統格局,向區域聯動、軸帶引領、多極支撐的新格局轉變,這必將為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注入新的動力。經濟帶中的區域之間如何協同發展、如何創新內部機制、如何加強經濟聯系,將是下一步研究的重點。

    二是構建空間平衡機制。空間效率和空間平衡,一直是影響中國經濟地理格局的兩難選擇。上世紀80年代實施東部地區率先發展政策以來,東部地區憑借區位、要素和政策優勢迅速崛起,板塊間差距不斷拉大,大的空間尺度的空間聚集和不平衡發展成為主要趨勢。克服板塊之間的發展落差、釋放東中西地區之間的梯度勢能,構成經濟地理格局優化的主要思路。

    三是構建綠色協調發展機制。將綠色發展從理念轉化為實踐,需要在區域空間上有明顯的印記,這就是要造就綠色的國土空間,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在產業發展上,要大力支持綠色清潔生產,對傳統制造業實行綠色改造,推動建立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產業體系,更新改造工藝技術裝備,為產業轉型升級提供良好契機。

    記者:未來應如何更好地把區域協調發展落到實處?

    孫久文:區域協調發展,是解決新時代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矛盾的關鍵抓手之一。隨著我國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區域協調發展也將向全面的協調轉變。

    從理論標準上來說,區域協調應該包含幾方面內容,一是各地區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差距應保持在適度范圍;二是各地區群眾能夠享受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務;三是各地區比較優勢得到充分發揮,實現區域間優勢互補、互利互惠;四是各地區人與自然的關系基本處于和諧狀態。未來,理論標準上的衡量仍然需要,但更要結合發展戰略上的路徑選擇,把區域協調發展落到實處。

    我國廣闊的地域面積、差異較大的稟賦狀況,決定了必須在準確把握國家戰略方向的前提下,充分考慮不同地區的實際需求,構建差別化、有針對性的區域政策體系,也就是區域政策的精準化。為了提高政策的精準性,國家主體功能區應該在“十三五”期間得到更好的推行與具體落實。此外,要大力推動形成跨行政區、跨區域板塊的經濟合作,強化區域間的重大項目和重大政策的對接。積極推動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國家級新區、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等區域的建設,實現“以點帶面”的發展。

    均衡協調的新趨勢,也對我國區域空間結構優化提出了新要求:一是東部地區的傳統產業要向中西部地區轉移,為承接國際產業鏈的高端環節騰出空間;二是向中西部產業轉移不再局限于單個企業的轉移,集群式整體轉移將逐漸增加;三是把一些資源、勞動力參與度高的生產環節轉移到中西部地區,減少勞動力的跨區域流動,改變人口分布的空間格局。

    記者: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以城市群為主體構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格局,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如何理解城市群發展在區域協調中的作用?

    孫久文:城市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強大引擎,是加快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是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有力支撐,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途徑和促進社會全面進步的必然要求。

    在空間格局上,城市群、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將是新型城鎮化的主要載體,中小城鎮是接納農村轉移人口的主要承載區域。在產業發展上,城市化需要產業支撐,通過城市群集聚要素,提高服務業比重,吸納新市民就業。

    城市群是城鎮化的主體形態。城市群實力的增強,使得城市群所在地區發展成為區域經濟的支點。這些區域創新產業形式、延伸產業鏈條、促進產業轉移,通過在更大區域內整合資源而實現快速發展。目前,我國已經成型的核心區域有長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和京津冀城市群,初具規模的城市群有成渝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長株潭城市群、關中城市群、哈長城市群、北部灣城市群,其他城市群還在形成當中。與此同時,城市發展也正經歷從粗放到精致的轉化,大城市特別是超大城市的功能正在進一步疏解。

    當今世界的競爭不是單個城市的競爭,而是城市群的競爭。以城市群引領區域經濟發展的趨勢未來還會繼續加強。我國地域遼闊,各地區資源承載力和環境容量差異大,各地城鎮化的速度和道路不應該搞“一刀切”,而應探求適合本地發展的特色城鎮化道路。

    [責任編輯:銀冰瑤]
    91精品导航在线网址免费| 日本精品高清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呦系列在线看| 国产精品入口麻豆免费观看| 久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 亚洲精品V欧洲精品V日韩精品| 狠狠色伊人久久精品综合网| 日韩在线视频不卡| 国产偷国产偷亚洲高清日韩| 国产精品无码制服丝袜 | 国产精品日韩深夜福利久久| 精品伊人久久久久网站| 久久国产精品99国产精| 精品久久久一二三区| 精品一久久香蕉国产二月| 久久精品国产四虎| 精品人妻无码区在线视频| 1313午夜精品理伦片|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尤物|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无码绿巨人| 无码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 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久久99久久99小草精品免视看 |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 51精品视频免费国产专区| 精品少妇人妻av无码久久| 91精品国产色综合久久不 |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网站动漫| www亚洲精品久久久乳| 国产精品1000夫妇激情啪发布| 国产精品第20页| 尤物在线观看精品国产福利片| 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无码| 国产精品白浆无码流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搜索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偷窥熟女精品视频 | 成人综合久久精品色婷婷|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秋霞1 | 综合人妻久久一区二区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