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q0q2i"></ul>
  • <ul id="q0q2i"></ul>
    
    
  • <abbr id="q0q2i"></abbr>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經濟金融 > 經濟專題 > 正文

    多地加速布局高質量“藍色經濟”

    原標題:海洋經濟穩中向好 多地加速布局高質量“藍色經濟”

    打造高端海洋產業集群 加碼先進海洋制造業

    多地加速布局高質量“藍色經濟”

    海洋產業將成為孕育新產業、引領新增長的重要領域

    □記者 林遠 高偉 實習生 苑可昕 北京報道:

    國家海洋局日前發布的《2017年中國海洋經濟統計公報》顯示,2017年全國海洋生產總值77611億元,比上年增長6.9%,海洋生產總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9.4%。記者了解到,在中國海洋產業繼續保持穩步發展的同時,多個東部地區正在加速部署優化產業結構,將圍繞海洋高端智能裝備、海洋新能源等先進制造業打造新增長點。

    去年中國海洋經濟穩中向好

    《2017年中國海洋經濟統計公報》顯示,2017年我國海洋經濟實現穩中向好發展,結構調整持續深化。據初步核算,2017年全國海洋生產總值77611億元,比上年增長6.9%,海洋生產總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9.4%。其中,海洋第一產業增加值3600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30092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43919億元,海洋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增加值占海洋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4.6%、38.8%和56.6%。據測算,2017年全國涉海就業人員3657萬人。

    2017年,我國海洋產業繼續保持穩步增長。其中,海洋生物醫藥業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產業集聚逐漸形成;濱海旅游發展規模持續擴大,海洋旅游新業態潛能進一步釋放;海洋電力業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海上風電項目加快推進;海水利用業、海洋工程建筑業平穩發展,海水應用規模逐漸擴大,海洋工程項目投資放緩;海洋漁業生產結構加快調整,海洋捕撈產量有所下降,但海水養殖產量穩步增長;海洋交通運輸業保持良好增長態勢,航運市場恢復步伐加快; 海洋油氣業生產結構持續調整,海洋原油產量同比有所下降, 海洋天然氣產量同比有所上升;海洋鹽業、海洋礦業、海洋化工業轉型升級走向深入,增加值同比有所下降;海洋船舶工業結構調整繼續深化,轉型升級步伐持續加快。

    在區域海洋經濟發展方面,2017年環渤海地區海洋生產總值24638億元,占全國海洋生產總值的比重為31.7%,比上年回落了0.8個百分點;長江三角洲地區海洋生產總值22952億元,占全國海洋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9.6%,比上年回落了0.1個百分點;珠江三角洲地區海洋生產總值18156億元,占全國海洋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3.4%,比上年提高了0.5個百分點。

    國家海洋局新聞發言人張占海表示,從數據來看,2017年海洋經濟發展總體可以概括為“海洋經濟穩中向好,結構調整繼續深化,提質增效取得實效”,海洋經濟的新舊動能轉換加速形成,海洋經濟正在向高質量發展不斷邁進。

    多地加速優化海洋經濟產業結構

    張占海表示,當前海洋經濟發展過程中,傳統產業仍處于轉方式、調結構、去產能的關鍵時期,部分產業依然存在科技成果轉化慢、融資難、盈利難等問題。因此,為了培育海洋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各地紛紛把計劃重點放到了優化產業結構上。

    據了解,為了進一步推動海洋產業向國際化、高端化、智能化方向發展,目前深圳市正在積極推動設立500億元規模的深圳市海洋產業發展基金,打造海洋高端智能裝備和前海海洋現代服務業兩大千億級產業集群。

    作為海洋生產總值已連續21年領跑全國的海洋經濟大省,廣東省在海洋經濟發展“十三五”規劃中定下的目標是,到2020年,將圍繞海洋經濟培育超100億元規模企業達20家,超500億元產業集群達10個,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速15%以上。

    廣東省之外的其他沿海地區也在紛紛布局。記者此前從上海市海洋局了解到,圍繞建設“國家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示范城市”和“國家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該市未來要大力發展海洋工程裝備、海洋生物醫藥、海洋新能源等先進制造業,還要積極爭取海洋國際組織、跨國公司和企業總部落戶上海,打造“藍色總部高地”。

    有專家表示,在海洋經濟的發展過程中,東部沿海地區憑借更優越的區位條件、更雄厚的經濟實力、更開放的產業結構以及更強大的技術實力,將成為我國海洋經濟發展的領頭羊。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吳琦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發展海洋經濟就是要立足科技引領,加強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在深水、綠色、安全的海洋高技術領域實施重點突破,并推進智慧海洋工程建設。此外,要推動海洋產業升級和經濟結構優化,不斷提高海洋經濟的發展質量和效益。重點扶持海水淡化規模化應用、海洋生物醫藥、海洋裝備制造等新興產業發展,積極發展港口物流、濱海旅游、海洋信息服務等海洋服務業,加快形成海洋經濟新業態和新模式。

    海洋經濟有望成為新的增長極

    張占海介紹,2017年,國家海洋局與國務院各部門、沿海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堅持貫徹新發展理念,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扎實推進《全國海洋經濟發展“十三五”規劃》實施,加快構建海洋經濟運行監測與評估體系,提升數據質量和時效,增強服務能力;加快促進海洋產業創新發展,推動海洋經濟示范區建設,引導產業集聚,推進區域增長。

    同時,深入推進各類金融資本促進海洋經濟發展,聯合人民銀行、發改委、財政部等7個部門出臺相關措施,引導開發性、政策性金融向海洋領域累計投放貸款近1700億元;繼續加強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優化海域海島資源的市場化配置,密集出臺了海岸線保護、圍填海管控等系列配套制度,組織完成了首次海洋督察。這些都為新時期保障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提出“拓展藍色經濟空間”的戰略部署,對“十三五”時期海洋經濟發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海洋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重要的戰略空間,是孕育新產業、引領新增長的重要領域,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顯。壯大海洋經濟,不僅是破除資源瓶頸、加快動能轉換的迫切需要,也是擴大國內有效需求、拉動國民經濟持續增長的重要途徑。

    國家海洋局公布的數據顯示,當前我國經濟的對外貿易依存度已高達60%,對外貿易運輸量的90%是通過海上運輸完成的,世界航運市場19%的大宗貨物運往我國,22%的出口集裝箱來自中國。這意味著,我國經濟已是高度依賴海洋的開放型經濟,而且這種經濟形態將長期存在,并不斷深化。

    按照《全國海洋經濟發展“十三五”規劃》,實施海洋強國戰略將是貫穿“十三五”時期海洋發展的主旋律。“海洋強國”具體到經濟領域,一是要著力提升海洋經濟實力,不斷提高我國海洋經濟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二是要統籌陸海,以海洋經濟發展引領沿海地區經濟水平再上新臺階,從而進一步發揮這一區域在全國經濟平穩增長中的“領頭羊”、“排頭兵”和“穩定器”作用。

    與此同時,保護好生態環境是對海洋經濟提質增效、拓展空間的基本要求。只有把生態環境搞好了,濱海旅游業、海洋漁業等才有加快發展的基本條件;只有與生態文明建設協同推進,實現綠色發展,各類海洋產業才有發展的載體和壯大的可能性;在全球經濟社會發展進入可持續和生態文明的大環境中,只有強化生態環境約束,我國各類海洋產業才有提質增效的動力和向外拓展的可能性。

    [責任編輯:銀冰瑤]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老鸭窝| 亚洲日韩精品射精日|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香蕉| 步兵精品手机在线观看| 国产福利在线观看精品| 99热精品在线观看| 四虎成人精品在永久在线观看| 99热精品国产三级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精品理论电影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国产自线拍免费| 日韩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97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日韩精品久久久肉伦网站| 国产精品自在自线视频| 无码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浪潮 | 西瓜精品国产自在现线| 国产精品熟女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18图|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天堂|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精品| 日韩精品免费一线在线观看| 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视频99| 亚洲国产综合第一精品小说|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33| 正在播放酒店精品少妇约| 免费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护士|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在线无码| 精品无人码麻豆乱码1区2区| 久久久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66直播 |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影院| 久这里只精品99re66| 2021精品国产品免费观看| 少妇人妻无码精品视频| 精品精品国产高清a毛片牛牛| 久久精品国产第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AV福利|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日韩精品| 亚洲精品V欧洲精品V日韩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