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初,地處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深處的中石化西北油田完井測試管理中心自主研發的“機液一體化丟手器”獲得國家專利。
這不僅是完井測試管理中心今年獲得的第一個獲得國家專利的項目,也為完井測試管理中心打造科技創新“塔河樣本”按下了“加速鍵”。榮獲自治區級職工(勞模)創新工作室的劉練創新工作室和董乃仕創新工作室就是完井測試管理中心打造科技創新“塔河樣本”的“加速器”。
“我們的科技創新都是被逼出來的。”完井測試管理中心副主任、科技創新帶頭人劉練說,“我們發明了完井測試工具‘機液一體化丟手器’,不是我們比國外強,而是我們在完井測試工作中比國外更加迫切需要這種測試工具。”
完井測試管理中心是西北油田完井測試專業化管理單位,主要承擔著西北油田所有勘探井、開發井新井完井、測試、試油、酸壓現場組織管理工作,很多鉆井都是超深、超高溫、超高壓和高硫化氫,給完井測試工作帶來很大困難。
為保質保量完成完井測試工作,完井測試管理中心通過科技創新發明的“機液一體化丟手器”不僅提高了一次測試的成功率,經濟效益也大幅度增長。過去完井測試工具丟手器有機械和液壓兩種,這兩種測試工具進入井下測試工作,操作一旦失敗,判斷時間就要20個小時,全部操作完畢需要80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直接經濟損失達上百萬元。
于是,一個想法應運而生,能不能為井下一次測試成功多創造幾次機會?機械方式操作失敗,就改用液壓方式操作,經過反復摸索實驗,“機液一體化丟手器”試驗成功,并成功申報國家專利,用劉練的話說“這是一個劃時代的產品”。
該項專利的發明人之一鄒偉稱,“機液一體化丟手器”將兩種丟手器的優點結合起來,解決了工藝需求,管柱安全性提高了,降低了后期作業難度。“根據我們的研究比對,發現該項技術處于世界領先水平。”
與此同時,我國石油生產企業推出的油井測試工具——易鉆磨裸眼封隔器,2019年上半年也投入使用。這個誕生于此的油井測試工具是我國石油生產企業推出的首個易鉆磨裸眼封隔器,可廣泛應用于多個地質復雜的油區,為石油的勘探生產提供了更加高效便捷的工具。
完井測試管理中心副總工程師王鵬輝說:“以前我們的裸眼封隔器是使用鋼帶支撐井壁的,中心管和鋼帶材質都是不銹鋼的,一旦地層垮塌埋卡,后期無法鉆磨,這個井就得報廢。現在我們易鉆易磨的材質來代替,鉆磨處理很容易,成本也隨之降低。經過我們多次試驗和升級改版,裸眼封隔器已于2019年上半年投入使用。”
完井測試管理中心從成立之初就積極引導和鼓勵廣大工人在油氣井邊、井里發明創造,服務企業生產,由此也造就了一大批工人“創客”。目前,這個管理中心就像是一座設在井邊的研究實驗室,現場一旦出現異常情況,工作人員們就立即對測試工具進行改進,有些國內國際都沒有的,就只能自己發明。
2019年6月,完井測試管理中心自主研發的二次變徑刮管器的成功研制,創造性地解決了生產中的實際問題,確保了井控安全,收到了預期效果,分別榮獲2019年集團公司質量管理成果二等獎、自治區質量管理成果二等獎。
據統計,完井測試管理中心已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48項、發明專利2項,這些創新成果已被應用于西北油田的油氣作業現場,根植在沙漠里的工人“創客”為企業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這些創新成果在2014年至2019年6月累計為完井測試管理中心創造經濟效益8200萬元,累計節約成本3.65億元,為西北油田的安全、優質、高效完井提供堅實有力的科技支撐和保障。
截至目前,完井測試管理中心的13項科技創新成果正在申報國家級“發明”,這些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后,將為完井測試管理中心打造科技創新“塔河樣本”注入新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