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q0q2i"></ul>
  • <ul id="q0q2i"></ul>
    
    
  • <abbr id="q0q2i"></abbr>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經濟金融 > 政策解讀 > 正文

    應急管理現代化,這樣發力

    應急管理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及時應對處置各類災害事故的重要職責,擔負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使命。11月29日,中央政治局就我國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建設進行集體學習。

    當前,加強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建設的關鍵點有哪些?具體進展如何?記者進行了采訪。

    關鍵詞1:預防為主

    提升多災種和災害鏈綜合監測、風險早期識別和預報預警能力

    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同時各類事故隱患和安全風險交織疊加、易發多發。“集中力量辦大事是我們的優勢,這主要表現在應急響應特別是巨災的應急救援方面,但預防能力還存在短板。”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王宏偉說。

    真正把問題解決在萌芽之時、成災之前,離不開加強風險評估和監測預警,加強對危化品、礦山、道路交通、消防等重點行業領域的安全風險排查,提升多災種和災害鏈綜合監測、風險早期識別和預報預警能力。

    “2018年金沙江和雅魯藏布江接連發生的四次堰塞湖就具有典型的災害鏈特征,是地震地質構造、冰川凍融和氣候變化等綜合因素引發的‘滑坡泥石流—堰塞湖—潰決洪水’災害。這就需要對水文、地質、氣候等情況進行綜合監測,開展風險早期識別和預報預警。”王宏偉舉例。

    據了解,應急管理部正會同有關部門加快災害監測站網和基礎設施建設,強化災害風險的會商研判機制,定期研判災害發展趨勢,評估風險。同時,開展全國災害綜合風險普查試點,摸清隱患底數,開展全面整治。

    關鍵詞2:精準治理

    預警發布、搶險救援、恢復重建、監管執法要精準

    加強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建設,要實施精準治理,預警發布要精準,搶險救援要精準,恢復重建要精準,監管執法要精準。“四個要精準”如何理解?

    “預警發布,要做到災害事故級別、類別、發生過程、可能波及范圍等要素準確,只有這樣才能及時、快速、高效調動應急資源,避免災害事故擴大或導致次生事故。”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院長張興凱說。

    搶險救援要精準,要求科學準確研判災害事故情況,采取針對性救援措施。例如,危險貨品儲存庫的救援必須掌握庫存貨物的類型和數量,大型原油儲罐發生火災時需要根據風向火勢等確定噴射泡沫的方位。恢復重建要精準,需要科學選擇恢復重建的地址,做到災有所救,也避免“大水漫灌”。監管執法要精準,需要執法處罰準確,自由裁量要在法律允許范圍內,統籌好安全與發展的關系。

    安全生產方面,在張興凱看來,開展全國范圍內系統、全面、科學的安全生產調查,摸清底數、找準隱患迫在眉睫。

    關鍵詞3:應急保障

    建立共訓共練機制,發揮高鐵優勢構建力量快速輸送系統

    我國應急救援力量主要包括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各類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和社會應急力量。

    如何加強國家綜合性救援力量建設?采取與地方專業隊伍、志愿者隊伍相結合和建立共訓共練、救援合作機制等方式,能更好發揮各方面力量作用。

    張興凱認為,共訓共練有利于充分利用應急教育培訓資源,推進各應急救援力量相互熟悉,提升協同應對重特大災害事故的能力。

    今年舉行的全國首屆社會應急力量技能競賽中,6個國家陸地搜救基地和各省份消防救援機構的訓練基地,就免費為社會應急力量開放訓練場地與模擬設施,提供應急救援技術指導。下一步,應急管理部將提供聯訓聯練聯演平臺,更好發揮社會應急力量價值。

    救援隊伍給力,交通保障也得趕上。重特大地震、泥石流等災害事故發生后,往往需要第一時間投送大量救援人員和裝備物資。因此,加強航空應急救援能力建設,完善應急救援空域保障機制,發揮高鐵優勢構建力量快速輸送系統至關重要。

    “高鐵運行速度快、運力強,受氣候、環境影響相對較小,布局也基本覆蓋我國大部分地區。結合摩托化機動方式,就可以將隊伍直接投送至搶險救援一線。”張興凱說。

    關鍵詞4:裝備技術

    依靠科技提高科學化、專業化、智能化、精細化水平

    在江西,2019年長江中下游抗洪搶險實戰演練,“變形金剛”機械手、水情偵察無人艇、水陸兩用全地形車、三維激光掃描儀等裝備格外吸睛;

    在山東,梁寶寺煤礦井下掘進工作面突發火災,11名礦工均升井獲救,有它的一份助力——噴水距離達100米、每秒水流量80升的消防滅火偵察機器人;

    在福建,今年4月,臺灣花蓮縣海域發生6.7級地震,地震預警系統即時發布信息,為福建各地贏得45至96秒不等的預警時間。

    “近年來,新技術和新裝備的應用,讓我們的實戰能力和搶險效率得到極大提升。比如三維激光掃描儀可測量1400米范圍的數據,快速獲取災區全景立體數據,呈現地形變化量與填挖量,為科學決斷提供有力支撐。”中國安能第二工程局有關負責人深有感觸。

    向裝備、向科技要“戰斗力”,要強化應急管理裝備技術支撐,優化整合各類科技資源,推進自主創新,依靠科技提高應急管理的科學化、專業化、智能化、精細化水平。

    “下一步重點要借助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提高對風險因素的感知、預測、防范能力。”王宏偉說。

    關鍵詞5:落實責任

    確保責任鏈條無縫對接,形成整體合力

    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切實擔負起“促一方發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責任,嚴格落實責任制。這就需要發揮好應急管理部門的綜合優勢和各相關部門的專業優勢,銜接好“防”和“救”的責任鏈條,確保責任鏈條無縫對接,形成整體合力。

    王宏偉認為,這是強調要解決“應急管理部門權責有邊界與突發事件風險無邊界的沖突”。當前,有的部門認為“應急管理是應急管理部門一家的事情”,推諉扯皮。

    “實際上,防與救之間的關系無法斷然切割,二者之間是相互嵌套的。部門之間要相互協同、密切配合。”王宏偉分析。

    除了“防與救”,當前應急管理過程中還存在“上與下”的矛盾:受機構編制的局限,越到基層,越是遭遇“事多人少責任大”的問題。

    “一些地方的領導干部重視不夠,特別是對自然災害防治的責任意識不強,導致上下聯動困難。”王宏偉認為,嚴格落實責任制,能進一步喚起地方黨政領導的重視,激發主動性和創造性。

    [責任編輯:潘旺旺]
    日韩福利视频导航| 欧洲精品成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 |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视蜜桃| 91嫩草亚洲精品| 99re6这里只有精品| 久久国产精品99久久小说| 丰满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视| 精品熟女少妇aⅴ免费久久|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日韩精品| 亚洲毛片基地日韩毛片基地| 六月婷婷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久|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视频|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在线看不卡| 国产精品高清视亚洲一区二区| 在线电影国产精品| 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天天综合永久精品日|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91专区手机 | 精品国际久久久久999波多野|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 99re5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人久久|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在线看不卡|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系列| 日韩美无码五月天| 日韩免费在线中文字幕| 日韩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人妻第一页| 波多野结衣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又紧又大又爽精品一区二区| AV在线播放日韩亚洲欧| 日韩av在线播放|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日韩| 日韩精品福利在线| 免费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乱码精品国产|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免费国产精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