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q0q2i"></ul>
  • <ul id="q0q2i"></ul>
    
    
  • <abbr id="q0q2i"></abbr>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社會治理 > 要聞聚焦 > 正文

    產業越升級,農民參與度越低?鄉村產業發展難題怎么破?

    核心提示: 鄉村產業升級是適應市場化需要、實現更好發展的重要路徑。不過與此同時,產業的規模化、機械化等也導致用工數量減少,散戶競爭優勢下降,進而使得一部分農民失去了參與產業、從中獲益的機會。這個“兩難”困境考驗著地方政府鞏固脫貧成果、推進鄉村振興的智慧。

    鄉村產業升級是適應市場化需要、實現更好發展的重要路徑。不過與此同時,產業的規模化、機械化等也導致用工數量減少,散戶競爭優勢下降,進而使得一部分農民失去了參與產業、從中獲益的機會。這個“兩難”困境考驗著地方政府鞏固脫貧成果、推進鄉村振興的智慧。

    村民在香菇基地采摘香菇 范暉 攝

    村民在香菇基地采摘香菇 范暉 攝

    規模化、機械化讓農民邊緣化

    西南地區一個水果種植基地,以往采摘期需要聘用近百人進行水果分選,而自去年引進選果設備后,不到10個人就能完成選果工作;在一些養殖合作社,因為機械化替代人工,全年用工減少數百人次……記者在部分脫貧地區采訪發現,鄉村產業升級的同時也暗藏隱憂。

    南方某村在脫貧攻堅期間打造了一個優質稻項目,流轉了1000多畝土地,農忙時節會聘請原來的貧困村民,有時一天要聘請20多個,日均工資最高能達到200元。

    去年,優質稻收成欠佳,年底算賬,發現虧了不少。“這個項目由一個合作社承包經營,人家今年準備盡量多用農機服務。”該村村主任告訴半月談記者,以插秧為例,插秧機1小時工作成效,相當于1個成人勞動力耗時3天多的手工插秧成效。

    在東北某縣,當地通過企業、合作社、農戶三方合作的形式發展肉雞養殖產業。村干部和村民有一些擔心:企業產業鏈完備、發展模式固定后,不跟我們合作了咋辦?

    一些基層干部表示,不少扶貧產業由企業運營、管理,只是給村里和合作社分紅,獨立性很強,如果雇工持續減少,這些產業和脫貧村的聯系會進一步弱化,企業或者投資者還可以贖回原來扶貧資金的股份。“如果出現這種狀況,比較令人擔憂。”一名基層干部說。

    除此之外,鄉村產業中一些散戶、小戶也在產業升級過程中被淘汰。奶牛產業是西北某地的特色優勢產業。經過生鮮乳價格急跌等產業陣痛后,當地奶牛產業全面轉型升級,規模養殖的牧場成為主力軍,散戶幾乎全部退出。

    記者來到當地某村的一個奶牛養殖園區,園區內的擠奶站已廢棄,儲奶罐落滿灰塵。目前園區內基本已無擠奶牛,部分散戶選擇飼養育成牛,成為奶牛產業鏈條中的一個環節。這一環節風險較小,同樣,收益也較少。

    跟不上產業升級,就會被淘汰

    現實很殘酷。農民如果跟不上升級步伐,就會被產業淘汰。目前來看,農民參與鄉村產業升級主要面臨兩方面難題。

    一是鄉村地區留守勞動力多數年齡偏大、素質偏低。

    在中部地區的一個脫貧村,駐村工作隊隊長告訴記者,村里前些年開辦了一個筷子加工廠,但在村里聘請的工人缺乏職業意識,上班經常遲到早退,甚至無故曠工,日常一共就是10個人,卻經常出現兩三個人同時不能到崗的情況。

    西北地區一個奶牛養殖專業合作社共擁有4個牧場,奶牛存欄量超過萬頭。2015年開始,該合作社向附近村里的殘疾人、貧困戶送出了180多頭牛犢,讓他們養至產奶時再返銷給牧場,以此帶動脫貧。

    不過,合作社負責人介紹,雖然合作社提供了獸醫、配種等服務和部分飼草料,但送出去的180多頭牛犢僅收回8頭,愿意滾動發展的農戶更是屈指可數。“喂牛是個苦差事,有些人不愿意吃苦,還有一部分人養殖技術不過關,養了一段時間就把牛賣了。”

    二是產業升級后參與門檻提高,而農民普遍缺乏資金,且融資困難。

    以奶牛產業為例,因為牛犢價格上漲,不少散戶退出后便沒了融入產業鏈的本錢,即使可以貸款,許多人也無力承擔風險。今年48歲的張玉(化名)2016年以每頭9000元左右的價格賣掉了家里的40頭奶牛,還了17萬元的飼草料錢,加上這幾年家里的用度,已無力重返養殖業。

    “以前一頭大牛才能賣1萬元左右,現在一頭六七個月大的牛犢都要1.4萬元左右。”張玉說,現在想養牛需要大量資金,養不起牛的散戶只能外出打工。“賣牛以后,我因傷賦閑在家,妻子到附近的棉紡廠打工,牛棚已經空了5年多,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休閑農業成為鄉村產業振興的重要選擇 萬象 攝

    休閑農業成為鄉村產業振興的重要選擇 萬象 攝

    積極應對挑戰,緩解升級陣痛

    基層干部普遍表示,鄉村產業升級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但是對于這一過程中農民的陣痛不能聽之任之。

    一方面,要通過針對性培訓等手段,提升村民的職業素養和技能水平。云南會澤云露工貿有限公司負責人呂國偉認為,在提升勞動技能方面,要改變簡單粗放的培訓方式,對培訓后穩定就業的群眾,采取精準獎補等方式,推動其勞動力技能水平的持續提升。

    另一方面,在產業升級過程中,要盡量保留和發掘一些便于散戶參與的環節或崗位。云南省鳳慶縣雪山鎮新聯村第一書記海往認為,在鄉村產業機械化、智能化發展過程中,可以深挖農戶參與有比較優勢的產業鏈,增加就業崗位。

    廣西行政學院鄉村振興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凌經球建議,對于被代替的50歲乃至60歲的村民,要想辦法開發其他就業崗位;對一些特殊家庭(無就業人員、又無法外出務工的家庭)則需安排一些公益崗位。“這些問題的解決需要各級黨委政府,尤其是縣鄉兩級黨委政府,像攻堅期那樣高度重視,不松懈。”

    此外,專家認為,當前遭遇的陣痛,與前期一些扶貧產業發展中,農民缺少話語權與主導權有關。要發揮好基層黨組織、合作社的作用,不斷提高農民抱團發展的能力,才能在鄉村產業發展中變被動為主動,分享產業升級帶來的更多紅利。

    [責任編輯:韓冰曦]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熟女 | 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区|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不卡| 亚洲精品GV天堂无码男同| 69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中文| 久久永久免费人妻精品| 日本道免费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偷国产偷高清精品| 七月婷婷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日韩|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一| 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久小说 | 国产高清一级毛片精品| 老司机午夜精品视频播放| 亚洲精品V欧洲精品V日韩精品| 国产精品哟哟视频| 日韩成人精品日本亚洲| 亚洲精品色在线网站|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一区| 69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 久久亚洲精品专区蓝色区| 久久久精品国产免大香伊| 91精品国产自产91精品| 99久久精品免费视频| 人妻少妇精品视频二区|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久久免费一|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久久精品国产99精品最新|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王友容|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艾草网| 久久精品国产99精品国产2021| 亚洲高清国产AV拍精品青青草原| 国产精品区一区二区三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麻豆| 久久精品免费视频观看| 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免费| 日韩精品无码一本二本三本|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 99精品国产在这里白浆| 老子午夜精品无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