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q0q2i"></ul>
  • <ul id="q0q2i"></ul>
    
    
  • <abbr id="q0q2i"></abbr>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理論前沿 > 全球觀察 > 正文

    德國怎樣進行第三次分配

    第三次分配是社會力量在習慣、道德等因素影響下,通過慈善捐贈、志愿服務等方式自愿參與的社會資源與財富的分配。在慈善捐贈與志愿服務方面,德國不僅有著優良傳統,也有著深厚的社會基礎。2010年至2019年,德國的捐助指數在調查的126個國家或地區中綜合排名第18位,這得益于其發達的社會組織和廣泛的社會參與,也有賴于其較為完善的配套制度。

    廣泛的社會參與。從調查數據來看,德國第三次分配領域的社會參與意愿和程度都比較高。就慈善捐贈而言,德國捐贈理事會的年度報告顯示,2020年,1900萬德國人進行了捐款,約占德國10歲以上人口的28.5%,個人捐款總額達到54億歐元,同比增長5.1%;每筆捐款平均40歐元,每人每年平均捐款7次,這兩項數據都達到了德國歷史最高水平。從捐贈目的來看,2020年,用于兒童與青少年福利、災難救助、助殘、教育等人道主義援助的捐款占比最高,達到了75.6%,約40.84億歐元;其他捐贈主要用于文化保護、環境保護、動物福利、體育等領域。就志愿服務而言,德國志愿服務調查(FWS)報告顯示,1999年,德國14歲及以上人口中有30.9%至少有一項志愿活動;2019年,這一比例提升至39.7%,參與人員從2160萬人提升至2880萬人。即使沒有參與志愿工作的人群也有較高參與意愿。2019年,58.7%的非志愿人員表示愿意從事志愿工作。從服務領域來看,體育運動領域的志愿者比例最高,約占13.5%;其他還涉及文化、音樂、教育等領域,其中約4.1%的德國志愿者致力于環境保護或動物福利。整體而言,德國個人捐贈的規模與志愿活動的參與率不斷提升。

    有效的激勵保障。德國通過有效的激勵保障提升社會力量的參與意愿。“疏堵結合”的稅收政策是其基礎性制度安排。德國一方面征收遺產稅和贈與稅,實行7%到50%不等的七級超額累進稅率;另一方面對慈善組織和捐贈者實施稅收優惠。在德國,致力于追求公益目標、慈善目標的社會組織可以享受免稅待遇,一般會免除法人所得稅、遺產稅、贈與稅、商業稅以及凈資產稅。捐贈的個人或公司,最高可以扣除5%的應稅收入;對科學、慈善、文化類組織的捐贈其扣除比例上限可以提升至10%;如果個人或公司的捐贈超過應稅收入,允許攤銷,可以回溯1年并分別延長至此后5年或6年。德國政府還通過項目招標的方式為慈善組織提供資金支持,例如德國捐贈理事會自2016年以來一直在聯邦部門的資助下開展慈善組織“透明度”提升項目。為了保護志愿者的合法權益,德國先后頒布了《促進青年志愿服務法》《聯邦志愿服務法》等法律,規定志愿服務組織機構與志愿者之間必須簽訂書面協議,明確志愿者在志愿服務期間可以獲得免費食宿和工作服以及一定的經濟補助,并且必須接受特定期限的培訓指導。

    規范的監督管理。德國通過規范的監督管理以增強慈善組織的公信力。為此,德國強化慈善法制建設,采取分散立法模式,將慈善活動的有關規范分散在多部法律之中,例如《德國基本法》《德國民法典》《德國結社法》等等。慈善組織通常在其所在轄區的地方法院登記注冊,作為普通的社團法人經過規定的登記程序即可成立,但是作為財團法人需要先取得所在州行政主管部門的許可方可登記注冊。地方財政部門負責出具組織公益性的認可證明書并決定是否給予免稅待遇,原則上每三年進行一次免稅資格審查。盡管倡導結社自由,德國政府也規定了嚴厲的追懲機制,如果慈善組織的目的和活動與憲法、刑法相抵觸或不利于國際團結,該組織會被取締并沒收財產。德國政府倡導慈善組織在法律范圍內的自治管理,一方面推動其完善內部治理結構,另一方面發揮行業組織在慈善監管中的重要作用。德國社會福利問題中央研究所(DZI)是其有代表性的權威機構。該組織自1992年以來向符合其申報標準的慈善組織頒發捐助徽章,其審查的內容包括慈善組織內部管理機制、對公眾透明度以及資金使用情況等。如果慈善組織不再滿足其審查標準,捐助徽章還會被撤回。

    系統的理念培養。德國通過對慈善理念、志愿精神的培育夯實第三次分配的道德基礎。德國的慈善教育,注重教育主體的多元性、內容的全面性和方法的多樣性。家庭教育具有先導性作用。德國家庭引導孩子從關愛動物、家務勞動做起,培養孩子的同情心和責任感,還會帶領孩子參加助人的公益活動以及親近自然的戶外活動,進而培養孩子對社會和自然的責任意識。學校教育具有主導性作用。德國學校將慈善教育貫穿各個學科、不同階段。在中小學階段,開設相關慈善課程,開展多種課外活動,培養學生平等、寬容、仁愛、互助的慈善理念。完成義務教育的學生在進入大學前,很多會選擇做一年左右的志愿服務,其中有志愿服務社會年和志愿服務生態年兩類項目。社會年項目主要服務于社會福利、教育、文化、體育等機構,生態年項目主要服務于環境保護機構。社會教育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的延伸和補充。德國通過慈善組織、媒體等機構,在全社會營造慈善氛圍,動員民眾廣泛參與慈善捐贈、志愿服務等活動。2004年以來,德國每年九月舉辦“公民參與周”,通過集中慶祝活動,讓更多的人了解和參與志愿工作。

    當然,隨著經濟社會結構的變遷,德國在慈善捐贈、志愿服務等第三次分配領域也面臨著一些問題和挑戰。在個人捐贈方面,雖然德國個人捐贈的規模不斷提升,但是相較于其他發達國家而言還有一定差距,如全球最高國家個人捐贈約占GDP的1.4%,而德國是0.16%。德國捐贈人數、捐贈者占10歲以上人口的比重也呈下降趨勢。2005年至2020年,捐贈人數從3460萬人下降到1900萬人,捐贈者占比從50.9%下降到19%。個人捐贈以老年人為主,70歲以上的人捐贈最多,占到總額的44%,而這一年齡組的人數也下降最多,2020年減少了20.9萬人。在志愿服務方面,參與程度還存在著明顯的移民背景、教育背景等結構性差異。有移民背景的人志愿工作參與率僅為27%,無移民背景的人其參與率是44.4%。在過去20年里,不同教育背景的人志愿服務參與率都有所提升,但是程度大不相同,這也導致志愿服務參與的教育背景差異明顯擴大。

    [責任編輯:潘旺旺]
    標簽: 第三次分配   共同富裕  
    国产精品VIDEOSSEX久久发布|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99精品| 九九久久精品国产免费看小说| 国产精品成人四虎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亚洲精品人成电影网| 久久99精品福利久久久| 国产在线拍揄自揄视精品不卡| 国产精品小黄鸭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视频午夜一区二区| 亚洲日韩一区精品射精| 国产天堂亚洲精品| 日韩精品国产一区| 人妻少妇精品视频三区二区一区 | 91精品国产色综久久|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有坂深雪|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无码| 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第一页在线|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国产 | 奇米影视7777久久精品| 久久国产精品只做精品| 久久国产精品99精品国产987| 欧洲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 久久精品视频91| 久久久久国产日韩精品网站|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 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99久久精品影院老鸭窝| 日本精品VIDEOSSE×少妇| 综合人妻久久一区二区精品|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视色| 精品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国产精品网站在线观看免费传媒|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日本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道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亚洲私人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