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持續深入推進江西省廳、贛州市局部署的三大專項行動,瑞金市公安局岡面派出所堅持“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理念,全面落實派出所“主防”工作,積極探索派出所融入基層社會治理機制,著力解決群眾密切關注的矛盾糾紛。岡面派出所結合實際,以輔警警齡25年的本地籍老輔警鄒瑞生為負責人,創新成立“老鄒調解團”。截至目前,“老鄒調解團”共摸排矛盾糾紛52起,調處52起,調處率達到100%。
精挑細選,建強一支專業調解隊伍。一是搭建交流平臺,傾聽群眾聲音。“老鄒調解團”共有成員12人,由輔警4人、各姓氏理事會成員4人和本地年輕干部組成,發揮“社情熟、人脈廣、善處事”的優勢,依托岡面派出所院內新建成的“警事茶言”平臺接待群眾達500余人次,以“方寸之地融鄰里,清茶一杯化糾紛”為理念,形成“老鄉幫老鄉,攜手創平安”的共建共治共享調處糾紛新局面。二是開展走訪摸排,積極靠前處置。結合“百萬警進千萬家”、見底攻堅等行動,民警在工作中主動發現矛盾糾紛,第一時間了解轄區各種情況,掌握群眾實際需求,并立刻聯系“老鄒調解團”幫助解決處理。三是掌握潛在矛盾,消除安全隱患。按照“把群眾的事當家事,把群眾當家人”的原則,加強警民聯系,讓群眾在有困難、有糾紛時能第一時間想到派出所,讓派出所這個“家長”提前介入,將糾紛隱患消滅在萌芽階段。
建立臺賬,挖掘重點隱患。一是快速發現。嚴格按照“摸排-評估-化解-回訪”的工作流程開展排查工作,緊盯轄區家庭矛盾、情感婚戀、鄰里瑣事等糾紛,評估風險隱患,把發現的矛盾糾紛隱患全部建立臺賬,并同步錄入贛州市公安局矛盾糾紛工作平臺。二是快速收集。按糾紛嚴重程度劃分為“一般、關注、重點”三種類別,提前做好風險防控工作,分類建立相關糾紛調處臺賬,分析糾紛產生源頭,抓住重點化解隱患。三是重點關注。將排查出的重點糾紛全部納入工作視線重點關注,定期開展走訪,了解相關對象現實表現,根據情節嚴重程度予以合理處置。
部門聯動,構建調解共治機制。一是部門合作,深排聯防。“老鄒調解團”聯合鄉鎮綜治、司法、婦聯部門干部和各村治保主任等干部深層次排查群眾矛盾糾紛,及時發現收集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早研判,確保矛盾糾紛第一時間發現、受理、調處。二是通力協作,化解矛盾。對發現、排查出的各類矛盾糾紛,“老鄒調解團”根據矛盾種類、復雜程度等,第一時間召集相關部門研究“一矛盾、一方案”,擰成一股繩形成調解合力。三是聯合普法,筑牢法律意識。在調解矛盾糾紛的同時做好普法宣傳,將法律政策講到位,引導矛盾雙方當事人從法理角度考慮矛盾糾紛,轉變群眾觀念,增強法治意識,營造全民守法懂法良好社會氛圍。
落實回訪,百分百評估到位。為確保矛盾糾紛不反彈,消除群眾抵觸情緒,岡面派出所堅持“群眾事即家事”,對矛盾糾紛處理后續情況進行回訪評估。一是多元回訪。對已調解成功的糾紛,通過電話回訪、視頻回訪和入戶走訪等形式持續跟進矛盾糾紛后續情況,督促雙方履行約定,鞏固調解成果;對未達成協議的糾紛,堅持上門回訪、掌握訴求,持續跟蹤予以化解。二是用情回訪。在婚姻家庭矛盾、鄰里糾紛領域,用心傾聽當事人心聲,深入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情緒變化及認知轉變,細致收集并真誠回應群眾的意見與建議。通過面對面、“心貼心”的交流溝通,搭起一座座“連心橋”,讓群眾感受到回訪的溫情。三是重視訪后普法。采用以案釋法的方式,將法理融入案例之中,讓群眾在聆聽身邊人、身邊事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領悟法律法規,提升自身的法律素養與法律觀念。截至目前,岡面派出所回訪率達100%,實現矛盾糾紛閉環管理。
隨著“老鄒調解團”的工作持續開展,岡面派出所進一步鞏固了“法為上、理為先、和為貴”、鄰里共建共治共享的調處新局面,真正做到守護一方祥和安寧。(瑞金市公安局 潘麗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