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兩新”組織黨建正積極探索從“有形覆蓋”向“有效覆蓋”的轉變,不僅要讓“支部建在樓上”,關鍵要使“黨旗飄在心里”。為此,必須緊扣“有效”二字,夯實“兩個覆蓋”基礎,真正讓黨建成為看得見的生產力、摸得著的競爭力。
立根鑄魂,校準政治引領“方向舵”。加強黨的建設是貫穿“兩新”組織發展的“根”與“魂”。新產業、新業態發展越快,越要在強化思想引領上下功夫。當前,新就業群體流動性強、組織凝聚力弱的特征,正呼喚理論教育向“全景式”“浸潤式”教育轉型。要用技術骨干的樸實話語、身邊榜樣的奮斗故事深深感染人、帶動人,通過“車間黨課”“工地黨課”等靈活形式,把黨的創新理論送到工位、裝進手機、融入日常,接通“煙火氣”。要在平臺經濟、零工經濟、共享經濟等新業態領域強化政治把關,做到業務拓展到哪里,黨的理論武裝、價值導向就同步覆蓋到哪里。確保新領域發展始終與“國之大者”同向同行,實現“富口袋”與“強思想”的本質統一。
固本強基,筑牢制度規范“承重墻”。黨建不是“一陣風”,必須靠制度管長遠。針對部分“兩新”組織顧此失彼、“重建輕管”,組織生活“有形無神”等問題,要壓緊行業黨委統籌責任、屬地黨組織“兜底”責任,明確任務清單,建立“目標化”推進機制。通過季度督查、年度考評,將黨建責任從“軟任務”變為可量化、可追溯、可評價的硬指標。要創新組織生活形式,把“三會一課”搬到項目攻堅現場、技術研發一線,讓民主評議聚焦到破解發展瓶頸,使黨內政治生活既有“真理味道”又有“實踐溫度”。針對流動黨員,要實行“流入建檔、流出跟蹤”的動態管理,保證流動不流失、學習不斷線。對于黨務工作者隊伍,既要嚴格資格準入、定期培訓提能,又要完善薪酬保障、拓寬晉升通道,真正把“兩新”組織黨建崗位打造成“有作為,有奔頭”的事業平臺。
破局增效,激活作用發揮“強磁場”。兩新黨建的成效,最終要用發展的實績作答。要堅持“黨建做實了就是生產力”,根治黨員“潛水”、組織“隱身”的痼疾。設立“黨員先鋒崗”,組建“紅色突擊隊”,讓黨員在關鍵崗位挑大梁,在危急時刻顯擔當。推動產業鏈上下游組建黨建聯盟,以組織聯動突破技術壁壘,實現抱團創新,將“組織力”轉化為突破“卡脖子”技術的硬實力。更要引導“兩新”組織將發展動能注入鄉村全面振興、基層治理,通過主動認領“民生微項目”,搭建助農平臺,參與應急保供等實踐,讓群眾真切感受到“黨組織在身邊”,實現“黨建強”與“發展強”的同頻共振、良性循環。
(浙江省永康市東城街道 俞丁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