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作者:肖新建(習近平經濟思想研究中心研究二部主任、研究員)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新時代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堅強領導下,我國不斷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廣大民營企業不斷探索開拓、銳意進取,實現民營經濟整體實力、創新能力、市場競爭力大幅提升,民營經濟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現代化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比如,隨著民營經濟整體實力大幅提升,民營企業對進出口和稅收的貢獻達到五成以上,對城鎮就業的貢獻達到八成以上。隨著民營企業持續增大創新投入,民營經濟創新能力大幅提升,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中民營企業占比已由2012年的62.4%提高至2024年的92%以上,推動我國整體邁向創新型國家行列。隨著民營經濟市場競爭力大幅提升,我國產業在激烈的全球市場競爭中展現出強大活力,不斷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當前,要客觀看待我國民營經濟發展仍面臨一些挑戰和困難。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風起云涌,傳統產業領域的一些民營企業面臨著自身技術更新壓力、企業勞動力成本上升壓力、科技革命改變消費者習慣導致市場需求變化壓力、新技術應用降低行業門檻導致降維競爭的壓力、技術變革導致產業鏈重構壓力等。外部環境復雜嚴峻,給我國一些科技型和外向度較高的民營企業在全球市場需求和開拓、突破技術封鎖與限制、地緣政治風險、成本上升等方面都帶來發展壓力。部分民營企業還存在自身發展問題,如盲目多元發展、市場把握不好、經營管理不善等問題。
同時,要充分認識新時代新征程我國民營經濟發展前景廣闊、大有可為。當前民營經濟發展面臨的一些困難和挑戰,總體上是在改革發展、產業轉型升級過程中出現的,是局部的而不是整體的,是暫時的而不是長期的,是能夠克服的而不是無解的。我國現在的政治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都十分有利于民營經濟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將為民營經濟發展提供堅強保障;我國巨大的國內市場和完整的內需體系,將為民營經濟發展提供廣闊空間;我國堅持全面深化改革,推動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對外開放,將為民營經濟發展注入強大動力;我國擁有一大批高素質企業家和勞動者隊伍,將為民營經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對此,我們要充滿信心,要加大力度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堅定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和民營企業人士健康成長。一方面,明確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戰略方向,強化企業自身建設。要按照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要求完善企業治理結構,規范股東行為、強化內部監督、健全風險防范機制,不斷完善勞動、人才、知識、技術、資本、數據等生產要素的使用、管理、保護機制,重視企業接班人培養。高質量發展對民營經濟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強化企業發展正確戰略方向,加強企業自身建設。更加積極踐行新發展理念,深刻把握發展中存在的不足和面臨的挑戰,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轉換增長動力,堅守主業、做強實業,自覺走高質量發展路子。
另一方面,要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為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圍繞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系這個核心問題,把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擺在突出位置,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不斷為民營經濟營造更好發展環境,使更多民營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要從政策和輿論上鼓勵支持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壯大,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完善公平競爭制度,反對地方保護和行政壟斷,為民營企業開辟更多空間。構建親清政商關系,為民營企業解難題、辦實事,更好促進民營企業人士健康成長。
《光明日報》(2025年04月06日 02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