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甘肅省深入實施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把加強中央企業和地方國有企業合作作為深化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引擎。各市州和省屬企業加強對接交流,合作領域不斷拓寬、層次不斷提升、成果不斷涌現。
強化服務效能,共促合作項目高效實施
做好主動對接、靠前服務,省委省政府建立常態化會談交流機制,定期召開央企融合發展懇談會。甘肅省政府建立一個項目一個專班、一月一聯系、一季一協調、半年一匯報的“四個一”協調推進機制,深入實施“包抓聯”“六必訪”服務企業制度,全力服務保障合作項目落地實施。甘肅省國資委建立合作事項臺賬,實行清單式管理,分級調度、分類推動,加強向國務院國資委、央企總部匯報銜接,對合作過程中遇到的投資規劃、項目審批等重大問題,積極爭取各方支持。甘肅省發展改革委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減環節、減材料、減跑腿、減時間。甘肅省自然資源系統實行“網上辦理”“帶圖審批”,提升建設用地審批效率和質量,加快推進自然資源“一張圖”體系建設,為合作項目提供高效便捷的要素保障。甘肅省交通運輸廳組織專家為交通項目開展技術服務、優化設計方案,幫助中央企業降低投資成本、提高經營效益。武威、白銀、隴南等市州建立“項目管家”服務機制、開辟“綠色通道”,服務保障央地國企合作項目加快落地。蘭州市將央地國企合作項目推進情況納入專責單位年度考核目標,樹立抓項目、促發展的鮮明導向,全周期做好服務保障。
攜手共創新局,加速新興產業蓬勃發展
堅持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充分發揮特色產業類型多樣、市場潛力大等比較優勢,加強與相關中央企業對接溝通,深化項目合作、股權合作、技術合作,合力推進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信息技術、綠色環保、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助力甘肅新舊動能轉換和高質量發展,近2年來累計完成投資119.66億元;推動中核集團以蘭州、酒嘉地區為核心,持續推進核心燃料循環產業、核環保產業規模化發展,實現人才、科技、產業等優質資源集聚;助力中國三峽武威200兆瓦光伏治沙項目全容量并網,每年可提供清潔電能3.7億千瓦時,節約標準煤約11.49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3.12萬噸;加快推進中國建材碲化鎘薄膜太陽能電池項目,帶動礦產開發、玻璃、光伏等上下游產業協同發展。
協同轉型升級,助力傳統產業提質增效
深入實施“強科技、強工業”行動、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等戰略行動,建立配套企業、技術攻關、短板弱項、對標企業、重點事項5張清單的產業鏈發展模式,圍繞石油化工、冶金有色、裝備制造等傳統產業,加大地企聯合招商、舉辦產業鏈招商會,以商招商,深化與相關中央企業合作,形成同題共答、同頻共振的合作局面,助力甘肅推動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升級,加快向產業鏈中高端邁進,近2年來累計完成投資430.73億元。蘭石集團聯合中核集團、中國海油開展海洋模塊工程、鉆修機等核心裝備、關鍵技術攻關,打造“獨門絕技”,實現高端核能裝備、海洋裝備國產化、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化;推動蘭州石化乙烯改造、慶陽輕烴深加工等重大項目開工落地,積極引進合成樹脂、合成橡膠、工程塑料等化工產業,引導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在甘集聚。
把握時代機遇,推動綜合能源開發多點開花
搶抓新時代西部大開發、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重大戰略機遇,合力推進綜合能源開發利用。甘肅各級各部門在新能源指標配置、項目審批、用能、用地、環評等方面給予中央企業全力支持,持續優化投資創業生態,吸引中央企業投資興業。中央企業充分發揮資金、技術、人才等優勢,協同推進河西走廊千萬千瓦新能源基地、隴東千萬千瓦級多能互補能源基地建設,以及“西電東送”外送通道建設,助力甘肅打造風、光、水、火、核多能互補,發、輸、儲、用、造一體發展的新能源產業體系,近2年來累計完成投資1325.08億元,助推甘肅新能源裝機占比提高至63.4%、躍居全國第2位,加快從風光大省向風光強省邁進。甘肅能源與華潤新能源成立合資公司開發600萬千瓦的騰格里沙漠新能源基地項目,集光伏治沙、風電于一體,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文章來源:甘肅省國資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