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山東省武城縣緊緊圍繞新時代黨員教育培訓工作的新形勢、新要求,在建強培訓陣地、優化培訓內容、豐富培訓形式等方面持續發力,全面提升鄉鎮黨校建設、管理和使用水平,增強了基層黨員培訓實效。2024年以來,全縣8個鄉鎮黨校分層分類舉辦培訓班116期,培訓黨員1.2萬余人次。
培訓陣地“體系化”。按照整體性提升的建設思路,全面加強鄉鎮黨校建設。一是規范培訓陣地。開展規范化建設行動,采取“分類施策、逐項整改、集中打造”的方式,突出“一校一培訓品牌”,先后完成8個鄉鎮黨校的改造提升。二是建強教學基地。依托紅色教育基地、黨建示范區等資源,堅持“實效、實際、實用”原則,打造現場教學點26處,串點成線,形成黨性錘煉、鄉村振興、文化傳承、廉潔自律4條黨員教育培訓現場教學路線。三是打造學習園地。聚焦黨員學習需求,整合新華書店、圖書館等各方面資源,打造“燈塔書屋”8處,進一步拓寬黨員學習教育渠道。
培訓內容“優質化”。按照“課程優、師資優、資源優”的“三優”標準,完善鄉鎮黨校教育培訓內容。一是開發優質培訓課程。聚焦黨委、政府中心工作,縣委組織部為每個鄉鎮黨校確定培訓課程重點選題,組織縣委黨校教師和鄉鎮黨校業務骨干組成磨課團隊,圍繞選題逐步深磨細研,打造符合黨員工作需求的課程。二是組建優秀師資隊伍。整合縣鄉干部、本土專家、業務能手等4類資源,組建“百人師資庫”,堅持優選嚴管,遴選縣級師資20人。抽調縣委黨校精干師資參與“牽手行動”,2名縣委黨校教師幫扶1個鄉鎮黨校,開展教學指導、送學送課等活動。三是整合優良學習資源。以“燈塔—黨建在線”網絡平臺和“發現榜樣”活動為抓手,充分利用全省黨員教育電視片(黨課)優質資源,“線上+線下”拓展黨員教育載體形式,突破黨員教育培訓在覆蓋面、精品化上的瓶頸。
培訓形式“多樣化”。將理論學習、實踐鍛煉與交流研討相結合,著力豐富鄉鎮黨校教育培訓形式。一是把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作為首要任務和核心內容,綜合運用講授式、案例式、論壇式等培訓方式,持續深化黨的創新理論武裝。二是將黨校課堂開到田間地頭、辦到生產一線,通過黨校教師的生動講解,讓基層黨員受到深刻的黨性教育,2025年以來,開展現場教學60余場次。三是加強研討式教學,組織黨員圍繞所學內容,結合工作實際開展交流研討,通過查問題、擺不足、提意見,找準自身短板弱項,并針對存在問題謀實策、出實招,持續提升素質能力。
(作者單位:山東省武城縣委組織部)
《 學習時報 》( 2025年04月11日 第 11 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