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工業大學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致學校建校100周年賀信精神為引領,始終站在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政治高度,著力強頂層設計、重前置預防、抓工作效能,系統推動學生心理健康工作高質量發展,為加速培養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新一批杰出人才提供有力支撐。
加強頂層設計,綱舉目張推進心理健康工作高質量開展
健全工作機制。黨委常委會將心理健康工作列入定期研究事項清單,每年聽取專題匯報,校黨委書記、校長親自研究謀劃部署。堅持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為“五育并舉”的前提保障優先支持發展,成立以分管校領導任組長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領導小組,構建學校黨委全面領導、學工部門統籌協調、8個部門無縫聯動、全校力量共同參與的有效機制,形成全校上下一盤棋的心理健康工作格局。
突出建章立制。將制度建設貫穿心理健康工作各環節,堅持明標準、定職責,制定實施《學情分級預警與幫輔實施細則》;堅持重落地、強指導,編制下發《學情工作手冊》《心理危機干預手冊》等實操手冊;堅持強應急響應、重信息暢通,建立學情報送制度,做到突發學情即刻速報、常態學情定期簡報;堅持壓責任、強閉環,制定實施《重大學情責任倒查與問責辦法》。近年來,在學校重大學情責任倒查與問責機制的持續推動下,黨員干部學情工作底線意識進一步增強,學生健康成長的安全保障網進一步織密織牢。
強化工作保障。堅持隊伍建設、經費投入、空間保障多管齊下,建強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按師生比要求配足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并超額配備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堅持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職稱單獨評審,打通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專業技術職稱晉級通道;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專項經費納入學校年度預算;高標準打造個體咨詢室、情緒宣泄室等場所,學院全覆蓋建立二級心理輔導站。依托“一站式”學生社區建設,在學生公寓建立若干“心靈驛站”,為心理健康工作提供堅實保障。
強化重心前移,引領支持青年學生筑牢心理健康防線
強化心理育人資源供給。以教學活動為抓手,面向新生全覆蓋開設“大班理論講授+小班互動教學”的32學時“心理第一課”必修課,結合學生興趣開設13門心理健康熱門選修課。針對班級全覆蓋設立學生心理委員、寢室長等學生骨干,年均開設16學時專題培訓課程及20余場講座、團體輔導等專項培訓。每年組織開展“5·25”心理健康文化節系列活動,打造陽光“心”工程等8個心理育人品牌,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幫助他們涵養樂觀向上、理性平和的積極心態。
提供個性化心理健康服務。以咨詢服務為抓手,堅持每年全覆蓋開展心理測評,為學生提供“一對一”心理訪談服務,及時掌握學生心理健康狀態。組織專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提供早中晚全時段的心理咨詢服務,幫助學生第一時間化解心理“陰霾”。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提供24小時全時段心理援助熱線服務,加強應急心理援助和干預疏導。組織輔導員下沉到“心理第一課”小班授課,強化提前發現和主動介入。
壯大心理育人隊伍力量。以隊伍建設為抓手,持續開展專兼職心理健康教育隊伍專業培訓和督導,邀請心理健康教育領域知名學者、心理專科醫生加入心理健康工作隊伍。面向輔導員搭建互動交流平臺,有計劃組織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到基層學院擔任兼職輔導員,每周開展學工沙龍。針對心理工作現實困難互學互助,定期開展輔導員心理健康教育專項培訓,著力提升輔導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堅持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新進教師崗前培訓,面向導師、班主任、后勤工作人員、家長等群體開設心理健康專題培訓,設立學生心理聯絡員,形成全員參與心理育人的濃厚氛圍。
拓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場域。以社區建設為抓手,推動心理健康育人力量下沉到“一站式”學生社區,依托二級心理輔導站、輔導員、心理委員、寢室長建立起“學院—年級—班級—寢室”四級心理育人格局。建立學工部門領導、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分片對接學院制度,常態化開展社區心理健康工作指導和研判。構建輔導員夜間在學生社區值班機制,加強寢室走訪與談心談話,及時發現心理問題苗頭。
科學應急干預,以“四類三級”學情工作體系保障高水平工作效能
抓好預警發現。建立“四類三級”學情工作體系,精準分類,科學分級,將深奧復雜的心理學知識轉化為易識別易判斷的學情表征。建立多維學情發現渠道,通過每年全覆蓋心理健康篩查,輔導員每學期全覆蓋與學生談心談話、全覆蓋走訪學生寢室和實驗室、全覆蓋與班主任和導師等聯系交流,全面摸清學生情況,及時預警發現重點學生群體。
堅持多元協同。面向校內組建由學工、心理、保衛、后勤等部門和學院組成的聯動式工作專班,并“一竿子插到底”建立“學校—學院—班級—寢室”四級聯動預警網絡。面向校外積極協調屬地相關職能部門,建立“學校—家庭—社會—醫院”學情聯動機制,將學生家庭納入學情工作范圍,深化與地方公安、消防、醫院等機構的常態化溝通和協作機制,確保突發學情校內外各方力量第一時間即時響應、全員參與,形成有效合力。
做到精準處置。組建學情工作辦公室,建立學情工作專班機制,集中力量妥善處理危機事件。落實每兩周開展一次學情研判工作機制,基于“一手”最新學情表征,“一人一議”研判學情發展走向。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專家不定期介入研判,針對情況復雜的學情隨時深入一線精準把關指導。在幫輔轉化上落實“一人一策”,針對列入“四類三級”學情預警的學生,通過校內外多方高效聯動、因人施策,靶向做好學情幫輔轉化。
(作者系哈爾濱工業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