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全面振興,人才是關鍵。廣大黨員干部要聚焦“引、育、留”關鍵環節,以政策為筆、以實干為墨,寫好鄉村全面振興“人才篇”,讓更多“新農人”“田秀才”“土專家”在廣袤鄉土上“破土成林”,為繪就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壯美畫卷注入澎湃活力。
聚焦“引”字“下實功”,厚植“近悅遠來”新沃土,拓寬鄉村全面振興的“人才活水”。功以才成,業由才廣。破解鄉村全面振興人才瓶頸,既要“筑巢引鳳”,更要“固巢養鳳”。要以鄉情鄉愁為紐帶,打好“感情牌”。通過建立在外人才信息庫、舉辦鄉賢懇談會、開展“雁歸工程”等活動,喚醒在外游子的鄉土情懷,吸引在外能人、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等返鄉創業就業。要以政策保障為支撐,建強“引力場”。完善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在土地流轉、金融貸款、稅收減免等方面給予傾斜,讓人才“回得來”更“留得下”。同時創新柔性引才機制,通過“周末工程師”“候鳥專家”“科技特派員”等方式,引導城市人才向鄉村流動,形成“聚才興村”的生動局面。
聚焦“育”字“出硬招”,搭建“成長成才”大舞臺,鍛造鄉村全面振興的“生力軍”。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鄉村全面振興需要既懂技術、善經營,又能扎根鄉土的本土人才。要立足鄉村實際,構建多元化培養體系。堅持“田間課堂”與“云端課堂”相結合。依托職業院校、農廣校等資源,開展農業技術、電商直播、鄉村旅游等實用技能培訓。利用數字技術搭建在線學習平臺,讓農民“指尖充電”“云端學藝”。注重“導師幫帶”與“實踐淬煉”相融合。組織農技專家、致富能手與青年人才結對幫扶,在產業發展、基層治理一線“墩苗歷練”。鼓勵青年人才領辦合作社、創辦家庭農場,在鄉村全面振興主戰場經風雨、長才干。通過“輸血”與“造血”并重,培育更多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
聚焦“留”字“亮真招”,激活“人盡其才”新動能,培厚鄉村全面振興的“暖心田”。梧高鳳必至,花香蝶自來。留住人才既要靠事業留人、待遇留人,更要靠環境留人、情感留人。當破除“身份壁壘”,暢通發展渠道,打破學歷、職稱等限制,完善鄉土人才評價體系,對在鄉村建設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土專家”“田秀才”給予榮譽獎勵和政策支持。拓寬村干部晉升通道,讓優秀人才在政治上有奔頭、事業上有干頭。當營造“家”的歸屬感,完善鄉村教育、醫療、文化等公共服務,解決人才子女教育、老人贍養等后顧之憂。搭建鄉村創客空間、人才驛站等交流平臺,增強人才社群認同。更要注重精神激勵,通過評選“鄉村全面振興帶頭人”“最美新農人”等活動,讓人才在鄉村有地位、受尊重,真正實現“此心安處是吾鄉”。
(作者:賴麗群,浙江省衢州市石室鄉人民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