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八項規定實施十余年,作風建設成效有目共睹。新時代的基層干部,亟須以刀刃向內的勇氣撕掉“偽落實”標簽,在實干中錘煉真本領,讓實干土壤里長出惠民果實。
撕掉“材料濾鏡”,向“花架子”亮劍。破除形式主義頑疾,需從三處發力:一要擠干“材料水分”,建立“群眾口碑+工作實績”雙維度考核體系,讓“紙上談兵”者現形;二要打破“過度留痕”枷鎖,對重復填報、多頭報表等“無效勞動”堅決做減法;三要嚴查“技術投機”,防范AI寫作和抄襲,倒逼干部走出辦公室,到工作現場找答案。
練就“硬核本領”,在實戰中破局。基層是改革攻堅的主戰場,鄉村振興、矛盾調解、應急處突等“硬任務”需要基層干部有真本領、真本事。只有“戰場練兵”,基層黨員干部才能長才干、壯筋骨。搭建“攻堅擂臺”,將干部推向鄉村振興、信訪維穩等“吃勁崗位”,在實踐中淬煉群眾工作能力;開設“田間課堂”,把培訓從會議室搬到村頭巷尾,讓老支書、鄉賢能人成為“實戰導師”;建立“容錯沙盒”,對探索性工作劃定試錯空間,鼓勵干部打破“文件沒寫不敢干”的思維定式,用創新破冰開路。
打破“洗碗效應”,讓實干者吃香。“干得多錯得多”“會哭的孩子有奶吃”等現象,嚴重挫傷基層積極性。破解困局,需建立“專項獎勵”等績效考核差異化管理,讓“能扛重活”的干部既有面子、更有里子。
基層治理不是“秀場”,而是檢驗初心的“考場”。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既是鐵規矩,也是試金石。新時代基層干部當以“腳底沾泥”的踏實、“事不避難”的擔當、“刀刃向內”的勇氣,撕掉“偽落實”的面具,在真刀真槍的實戰中成長為“挑山工”“排頭兵”。唯有如此,方能避免“落實”淪為“落空”,真正讓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在基層土壤里長出惠民果實。
(作者:王國寧,山東聊城東昌府區新區街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