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關于“推進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的重要部署,全面落實《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第五屆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實踐研討會在北京市第十一中學隆重開幕。本次大會以“深化思政鑄魂育人工程,塑造立德樹人新格局”為主題,聚焦新時代思政教育一體化建設的理論與實踐創新,吸引了來自京內外30余所教育行政部門、高校、科研院所、中、小學的教育專家、一線教師代表及教育管理者等400余人現場參會。
會議由中國人生科學學會教育與健康工作委員會指導,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北京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國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研究專項“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內容層次體系研究”課題組聯合主辦,中共北京市東城區委教育工作委員會、北京市東城區教育委員會支持,東城區教育科學研究院、北京市第十一中學等單位承辦。研討會分別由東城區教育工委書記高偉、東城區教委副主任張燕、北京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丁云、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主任謝春風主持。
聚焦區域特色,推動思政教育實踐創新
大會在前四屆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實踐研討會成功實踐基礎上發布了新成果:《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教學設計精編》《東城區學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果精編》。聚焦思政教育“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的有機融合,基于東城區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特色,發布成果《“課本里的東城”實踐案例集》。
為深化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研究與實踐,全國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實踐研究共同體正式成立“大思政課研究中心”。同時,北京市東城區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指導中心頒牌成立,未來將統籌全區思政教育資源,搭建教師培訓、課程開發、成果孵化一體化平臺,全面提升教師育德能力與全學科育人水平。
熱議前沿議題,共謀思政教育高質量發展
在上午的主論壇中,8位京內外大中小學思政專家、一線教師代表進行了主旨報告和專題交流,分享了各自在思政教育領域內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實踐經驗。
下午在北京市第十一中學、北京市東城區培新小學、北京市第二十七中學、北京市東城區東交民巷小學舉辦四個分論壇,圍繞“推動大思政課內涵式發展新途徑新方法”“構建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課程實踐實施路徑”“探索人工智能賦能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思想政治教育教師隊伍一體化建設創新模式”四大主題展開研討。來自十六所高校馬院的院長、書記、教授,以及來自北京市東城區和全國各地中小學干部教師代表60余人進行了理論和實踐分享,就學段銜接、技術賦能、跨學科協同等維度提出創新思路,為新時代思政教育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本次研討會是貫徹落實教育強國建設綱要的關鍵舉措,也是推動“十四五”收官與“十五五”謀劃的重要實踐。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區域與全國的聯動,大會為深化思政教育改革、增強思政引領力提供了新思路,標志著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邁入全面深化、系統躍升的新階段。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一庭副庭長、一級高級法官蔡金芳,機關黨委群團部部長、機關工會副主席王冬穎,民一庭二級高級法官助理趙志;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德育處處長榮雷,中國人生科學學會教育與健康工作委員會主任唐景莉,北京市教科院黨委書記董竹娟,北京市學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心主任薛健,北京市教科院德育研究中心主任謝春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宣教處杜德建;東城區委副書記王達品,東城區檢察院檢察長李華偉,東城區委宣傳部副部長何英華,東城區人民法院政治部主任張鈺煒,東城區委教育工委書記高偉,東城區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區教委主任周林,東城區教委副主任張燕等領導出席會議。(任能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