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5日,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推進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由北京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主辦,北京市大興區進修學校德育研究室業務支持的“以真善美育人,育真善美之人——真善美教育視域下課程思政建設現場交流活動”在北京市海淀區實驗小學大興分校隆重舉行。
參加本次活動的嘉賓有北京市大興區政協副主席、區教委主任趙建國,北京市學校德育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原北京市海淀區教工委書記尹麗君,北京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主任謝春風,首都師范大學初等教育學院院長李敏,北京市學校德育學會副會長趙璐玫、祖雪媛等;同時,來自北京市學校德育研究會基地校、海淀區趙璐玫校長工作室、李寧書記工作室、海淀區實驗小學教育集團的領導及教師、大興區域內兄弟學校的領導及教師代表參加了本次活動。活動由北京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研究員馬金鶴主持。
此次交流活動通過學科課程、拓展課程及個性化課程思政展示、課程情景再現、專家點評等環節,立體呈現了學校將“真善美”教育理念融入課程思政的創新實踐,展現了學科育人、活動育人的豐碩成果,為深化新時代課程思政建設提供了鮮活案例。
學校的個性化課程與拓展課程,是課程思政建設的主陣地之一,有效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學生們在課程中的精彩展示,成為活動的一大亮點,小講解員介紹了自己在“真善美”教育理念下的成長與進步,給領導和嘉賓們留下了深刻印象。此外,學校設置的“課程成果展區”,陳列著勞動教育成果、科技創意制作、書畫作品以及傳統手工藝品等,全方位呈現了“五育融合”的育人成效。
在學科課程展示環節,學校以多學科融合的方式,呈現了課程思政的創新課堂場景。道德與法治課上,學生從職業關系圖譜入手,理解勞動創造美好生活,提升了道德修養與責任意識;以學雷鋒為主題的班會課,學生們學習雷鋒精神,樹立向雷鋒叔叔學習的意識;體育課上,學生們在軍事演習的情境中鍛煉體魄,感悟家國情懷與責任擔當;英語課上,學生用英文自信、大方地講好以誠信為題的中國故事;科學課上,師生圍繞“珍惜水資源”展開探究實驗,將環保理念融入科學實踐。教師通過情境創設、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等多樣化手段,將“真善美”價值追求自然滲透于課堂學習之中,讓學生在學科學習中涵養品格、樹立理想。
現場交流活動在隆重而熱烈的氣氛中舉行。北京市學校德育研究會副會長、海淀區實驗小學大興分校趙璐玫校長首先致歡迎辭,她表示,期望通過本次活動能夠加強區域交流,進一步推動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水平。
北京市海淀區實驗小學大興分校趙璐玫校長致歡迎辭
北京市大興區政協副主席、區教委主任趙建國致開幕辭,他從大興區宏觀發展角度,深入剖析了近年來大興教育發展的態勢以及大興教育取得的成就,同時明確了本次在海淀實驗小學大興分校舉辦課程思政建設現場交流活動的意義。他強調本次的現場會,既是課程思政建設成果的全景式檢閱,更是思想碰撞的智慧盛宴;既是跨區辦學的主動作為、輻射引領,更是育人模式創新的生動實踐、典型樣板。希望通過今天的活動,各位教育同仁能夠深入交流、相互借鑒,以心懷黨之大計的格局站位、守正創新的躬耕精神,共同探索課程思政建設的新思路、新方法,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貢獻智慧和力量。
北京市大興區政協副主席、區教委主任趙建國致開幕辭
海淀區實驗小學大興分校執行校長張寶萍作課程思政主題報告,系統介紹了學校構建“真善美”課程思政體系的實踐經驗。學校秉承“以真善美育人,育真善美之人”的辦學理念,形成“三體協同·五維聯動”的課程思政模式。“三體協同”形成“方向引領—過程實施—主體成長”的閉環系統,推動課程思政的深度轉變;“五維聯動”打造強大育人磁場,全方位構建課程思政體系,實現真善美教育在校園落地,讓真善美的光芒照亮學生的成長之路。
北京市海淀區實驗小學大興分校執行校長張寶萍作課程思政主題報告
在課程情景再現環節,同學們圍繞“真善美”主題,分三篇章進行情景展示:《綠茵場上的破曉星光》展現學生互助與團隊精神;《銀河下的溫暖接力》描繪學生志愿服務活動,傳遞溫暖與愛心;《星輝殿堂的成長勛章》表彰踐行真善美的好少年。通過生動場景,展現學生成長中的堅持、互助、團結與奉獻,傳遞正能量,鼓勵青少年積極向上,全面發展。
思政課程情景再現
專家點評環節,在海淀區實驗小學大興分校崔書良副書記主持下,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謝春風主任、首都師范大學初等教育學院院長李敏教授展開了一場精彩的思想碰撞。
專家點評
謝春風主任從真善美教育的維度,深刻詮釋了本次活動的價值內核。他以“以真善美之心,育真善美之人”為引,指出大興分校教育團隊的實踐,是對新時代教育理念、模式與愿景的深度踐行。在他看來,真善美教育絕非空洞說教,而是守正創新的教育堅守——守立德樹人之正,創育人方式之新,通過潤物無聲的教育浸潤,讓真善美的種子在學生心中生根發芽,引導學生成長為兼具高尚品德與卓越才能的時代新人。
李敏教授則聚焦學生發展視角,對大興分校推進課程思政的實踐進行了專業剖析。她坦言,踏入大興分校,不僅能捕捉到學生眼中閃爍的智慧光彩,更能感受到教師群體身上流淌的真善美氣息。李敏教授強調,在小學教育階段,教育與教學本就應渾然一體。大興分校將課程思政巧妙融入日常教學,以課程為載體,以思政為靈魂,實現了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的同頻共振,真正做到了“培根鑄魂、啟智潤心”。
最后,北京市學校德育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尹麗君進行總結講話,她首先高度肯定了海淀區實驗小學大興分校在課程思政建設中取得的突出成果。在具體實施路徑上,學校通過學科滲透,將思政教育巧妙融入道德與法治、語文、數學、體育等學科教學,培養學生道德修養、家國情懷、科學精神等多方面素養;以活動為載體育人,借助社團開展愛國主義、理想信念等多種教育;積極推動跨學科融合,深入探索“真善美”課程思政資源建設。尹麗君著重強調,學校創新構建的“三體協同,五維聯動”育人模式,實現了從教學方式到育人體系、學生成長的全面突破。鑒于小學階段是孩子人格形成的關鍵時期,她指出真善美的培養意義重大,需引導學生“守真、從善、修美”,將真善美的種子深植學生心靈。此次現場會為思政教育提供了生動且極具參考價值的案例,她呼吁各學校積極參與課程思政研究。同時表示,德育研究會將充分發揮作用,搭建平臺,助力各校挖掘思政元素,形成“一校一品”的特色課程思政生態,推動思政教育高質量發展。
北京學校德育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尹麗君總結講話
參加活動的各級領導、嘉賓合影留念
此次課程思政建設現場交流活動在各方的積極參與和共同努力下圓滿落幕。活動中專家的深刻解讀、領導的殷切期望,為課程思政建設指明了方向。北京市海淀區實驗小學大興分校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繼續深化“真善美”教育內涵,進一步強化系統聯動,完善體制機制,創新內容方式,構建全要素全鏈條貫通的課程思政體系,為培養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時代新人貢獻教育智慧。(華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