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部門作為選人用人的重要職能部門,既是挖掘優秀干部的前沿窗口,也是培育年輕干部的關鍵搖籃,更是選拔杰出干部的核心樞紐。要持續磨礪知事識人、知人善任的專業素養與精神,矢志打造一支勇于比學趕超、全力狠抓推進、敢啃攻堅“硬骨頭”、爭當發展“排頭兵”的干部隊伍,為新時代的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強勁動力。
一流之人識一流之善,組織部門要精準發現好干部。培育好干部是組織工作的核心目標,而練就一雙發現好干部的“火眼金睛”,則是組織培養工作的邏輯起點。看待干部需秉持全面、歷史、辯證的視角,堅決打破地域、行業與身份的重重壁壘,拓寬選人用人的視野邊界。在龐大的干部隊伍中,精準鎖定那些相對“少數”的潛力股,就如同在泥土堆里發掘熠熠生輝的“金子”。不僅要聚焦機關新考錄的年輕骨干,他們思維活躍、知識儲備豐富,是推動創新發展的新生力量;也絕不能忽視扎根基層一線的鄉村振興人才、“三支一扶”人員以及志愿者等群體。這些在基層摸爬滾打、默默奉獻的干部積累了豐富的群眾工作經驗,對民生百態有著深刻洞察,是基層發展的堅實根基。同時,要注重一線甄別干部。綜合運用談心談話、政治素質考察、民主測評等多元手段,從多個維度、多種渠道深入了解干部的政治素養、工作能力、道德品行等核心要素。談心談話時,要注重營造輕松氛圍,引導干部敞開心扉,展現真實的思想動態與工作想法;政治素質考察要從大是大非的政治立場、關鍵時刻的政治擔當等方面全面考量;民主測評廣泛收集同事、群眾的評價,確保評價結果客觀公正。通過全方位、深層次的考察,精準勾勒出干部的立體“畫像”,牢牢把準政治“脈搏”,確保所發現的干部既讓組織放心,又能贏得群眾認可。
千錘百煉方能鑄英賢,組織部門要悉心培育好干部。好干部絕非天生,而是要在組織的悉心培育與持續錘煉中成長起來的。要把源頭培養、跟蹤培養、全程培養有機貫通,依托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機制載體,持續強化黨性教育、政德修養與紀律建設,通過定期組織專題學習、開展黨性實踐活動等方式,引導領導干部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政績觀、事業觀,不斷提升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要建立干部個人成長檔案制度,全面推行導師“傳幫帶”制度,健全跟蹤培養制度,聚焦個人形象塑造、理論素養提升、一線擔當作為等,合理規劃年度幫帶重點任務,實現思想、工作、作風的全方位提升。要圍繞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充分發揮協調統籌作用,整合各領域資源、創造有利條件、搭建多元崗位平臺,將優秀年輕干部選派到改革發展穩定的第一線,讓他們在經濟發展的前沿陣地積累經驗、提升能力;置身艱苦邊遠地區,鍛煉他們吃苦耐勞、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安排到關鍵吃勁崗位,考驗他們應對復雜局面、解決棘手問題的能力,確保培養出的干部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
千里之堤易毀于蟻穴,組織部門要從嚴管理好干部。管理好干部必須將上游從嚴教育與下游從嚴監督緊密結合,直擊干部思想與靈魂深處的問題,讓干部從內心深處主動向黨組織靠攏,習慣在嚴管氛圍中工作與生活。要把從嚴管理干部貫穿干部隊伍建設的全過程,強化黨組織的領導與把關作用,嚴明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強化政治監督、深化政治巡視,及時察覺并著力解決“七個有之”問題,堅決清除那些表里不一、陽奉陰違的“兩面人”。要充分發揮干部監督聯席會議制度的作用,抓住“關鍵人、關鍵處、關鍵事、關鍵時”,不斷強化部門聯動,延伸監督觸角,把干部的行為管理和思想管理統一起來,把工作圈管理和社交圈管理銜接起來,把八小時之內的管理和八小時之外的管理貫通起來,著力構建管思想、管工作、管作風、管紀律的從嚴管理體系,建立健全共享共商共抓的“大監督”格局,確保干部監督的“探照燈”沒有陰影死角,沒有暗門盲區,讓干部行得端、走得正、立得住。
(湖南省耒陽市委組織部 周海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