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拂過呂梁大地,興縣康寧鎮的田間地頭生機盎然。眼下,被譽為“菌中之皇”的羊肚菌迎來豐收季,搶“鮮”上市。這一朵朵珍稀菌菇不僅撬動了食客的味蕾,更成為帶動農民增收的“金鑰匙”,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走進康寧鎮現代農業產業基地,羊肚菌種植基地的標準化大棚內暖意與泥土氣息撲面而來。一簇簇棕褐色的羊肚菌破土而出,形如蜂巢,狀似羊肚,菌香與泥土氣息交織彌漫。工人們在菌壟間輕盈穿梭,指尖翻飛間,一朵朵飽滿的羊肚菌被精準采收。陽光透過棚膜灑下,菌蓋上的紋路泛著珍珠般的光澤,繪就一幅生動的“春日豐收圖”。
2024年,康寧鎮黨委和鎮政府為推動鄉村振興,結合本地實際,與河北省農科院合作,啟動羊肚菌產業項目,目前試驗種植面積已達30畝。基地技術專家劉玉英介紹:“羊肚菌營養價值極高,富含蛋白質、氨基酸、礦物質和多糖,能提高人體免疫力,改善腸道功能。咱們30多個羊肚菌大棚共占地50多畝,去年11月播種,現在已到出菇和采收階段。從當前情況看,羊肚菌長勢良好,預計每畝產量能達到1000至 1500斤。”
羊肚菌試種成功不僅壯大了村集體經濟,還為村民創造了就業機會。從大棚搭建、菌種培育、營養包制作,到種植、采摘和銷售,整個產業鏈帶動周邊50余名村民參與,實現了產業發展與農民增收的雙贏。
康寧鎮安家莊村68歲的任冬梅是個種地能手。只見她手腳麻利、技藝嫻熟地穿梭于田壟間,去年康寧農業園區運行以來,她便成了第一批產業工人,負責羊肚菌的培育、種植、采摘,這份工作為她帶來了穩定收入。任冬梅笑著說:“過去靠天吃飯,收成沒保障。現在成了產業工人,旱澇保收,日子更踏實了。”
在產業發展中,康寧鎮大力推廣羊肚菌標準化生產技術,引導農民科學種植。首次種植的成功,為基地發展注入了信心。劉玉英表示:“試種后發現,興縣的土壤和氣候很適合羊肚菌生長。今年秋天,我們計劃將種植推廣到其他鄉鎮,帶動更多的農民增收。”
羊肚菌產業的蓬勃發展,離不開“黨建鏈”與“產業鏈”的深度融合。康寧鎮鎮長王建偉表示:“羊肚菌的示范試驗種植成功,給我們全鎮產業發展增添了信心。下一步,我們將聚力農產品深加工,延長產業發展鏈條,擴大種植規模,從菌種制作、種植、加工、銷售全鏈條做好增收文章,讓‘山珍’走出黃土高原,助力更多農戶共享產業紅利,把羊肚菌種植打造成為康寧特色招牌產業。”
從田間到餐桌,從傳統種植到全產業鏈融合,康寧鎮正以羊肚菌為筆,在鄉村振興的畫卷上揮毫潑墨,在這片黃土地上不斷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產業發展壯大,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帶動更多農民共享產業發展紅利。(記者 阮興時 通訊員 張亞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