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加快推進鄉村全面振興。越是國際形勢嚴峻復雜,越是要夯實“三農”工作之基。黨員干部要深入學習“千萬工程”經驗,燃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勢,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聚焦產業振興,繪鄉村全面振興“經濟藍”。產業興則鄉村興,產業優則動能足,“千萬工程”經驗點明了產業振興之于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性。培育特色、優質產業,需精準調研構建“產業圖譜”。堅持因地制宜,通過農戶訪談、專家咨詢等方式,深入了解資源稟賦,推動產業從初加工到精深加工,解鎖鄉土經濟“自然密碼”,精準把握產業“地脈”。傳承發揚非遺文化、美食文化,讓傳統技藝與現代文化接軌,促進傳統“活態再生”,打造特色文化IP,推動農文旅深度融合,用匠心傳承產業“文脈”。加大“筑巢引鳳”的人才吸引力度,鼓勵青年創客回鄉創業,釋放返鄉創客創新力,發現培養本土能人,激活本土能人帶貨力,讓人才資源轉化為產業動能,有效打通產業“人脈”。
堅守生態優先,繪鄉村全面振興“生態綠”。草木植成,國之富也。農村美是實現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環節,在鄉村發展過程中要始終在把準生態紅線、實現可持續發展上下功夫。要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為抓手,不斷鞏固治理成果,加強宣傳力度,提高村民環保意識,培養綠色生活方式。要在綠色賦能上做文章,創新實踐模式,如發展綠色農業,推行有機種植、生態養殖等,在改善農業生態環境的同時,提高農產品附加價值,促進農民增收,實現生態效益向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有效轉化。要健全生態保護制度保障,構建政府主導、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為綠水青山保駕護航,讓鄉村真正成為宜居宜業、可持續發展的美麗家園,繪就“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綠色新篇章。
加強組織建設,繪鄉村全面振興“黨建紅”。實現鄉村全面振興,要堅持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加強黨建引領,通過田間地頭黨課、數字化組織生活平臺、黨群微陣地等多種途徑,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將人民群眾凝聚起來,形成強大合力。干部隊伍是激活鄉村發展動能的“神經中樞”,要注重人才培養任用,改作風、提能力、促服務,打造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現代化“三農”干部隊伍。要完善考核評價機制,注重結果運用,統籌考量工作實績、群眾滿意度、專業匹配度等,以真考實考促進擔當作為,真正讓基層組織強起來、干部隊伍活起來、人才資源聚起來。(浙江省江山市峽口鎮人民政府 程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