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為拓寬學生眼界、提升格局,深化校地融合發展,近日,云南安寧中學嵩華學校組織81名草鋪搬遷學子和6名家長代表走進云南安寧產業園區,開展了一場以“探尋產業園區發展,回溯故土變遷歷程”為主題的研學活動。
溯源啟程 厚植鄉土情懷的研學實踐
安寧產業園區是云南省重點產業園區、國家級滇中新區的產業核心發展區,地處安寧市西部,距昆明僅28公里,轄區面積廣闊,規劃控制范圍達200平方公里,規劃建設范圍100平方公里,涵蓋青龍、草鋪、祿脿三個街道。
安寧中學嵩華學校是為擴大優質教育覆蓋面、解決中石油等現代工業項目入駐安寧產業園區帶來的搬遷子女入學問題而建,校內許多學生家庭來自草鋪搬遷安置區。
本次研學活動旨在帶領曾為家鄉建設搬離故土的學子回望家園變遷,見證時代發展,厚植家國之情,樹立崇高理想。
探秘園區 觸摸經濟發展的強勁脈搏
研學首站,師生走進云南產業園區黨群服務中心。站在規劃沙盤前,數字光影勾勒出壯闊的產業藍圖,學生們真切感受到經濟發展的澎湃浪潮,對家鄉與祖國未來的充滿信心與期待。
第二站是中石油云南石化公司。家長們仍記得這片土地曾經的模樣,如今巨大的煉化裝置與交錯的管道令人震撼。學生們驚嘆于科技與工業的融合,深刻體會到能源生產的嚴謹與高效。
第三站來到西南銅業集團展廳。學生們跟隨講解員探尋冶煉技術的古今演變,認真觀察琳瑯滿目的金屬制品,結合學科知識探討所見所感,樂在其中。
感悟力量 凝聚反哺家鄉的青春共識
研學期間,學生和家長代表分享了深刻感悟。學生代表王童說:“記憶中老家的模樣已改變,但家鄉發展得越來越好。我在安寧中學嵩華學校優渥的環境中成長,定會努力學習,奔赴更加美好的未來。”
學生代表劉彥辰表示:“班上很多同學和我一樣來自搬遷家庭。參觀產業園區后,我理解了父母搬遷的意義,也看到了家鄉經濟的騰飛。”
家長代表感慨道:“搬遷雖不舍,但為了家鄉建設,我們義無反顧。安寧中學嵩華學校迅速建成,教室敞亮、師資優良,解決了孩子的教育難題,如今看到他們茁壯成長,倍感欣慰。”
眼里有光、心中有數、腳下有泥、肩上有責、言行有度。本次研學以腳步丈量熱土,用雙眼見證蝶變。安寧中學嵩華學校將深度挖掘社會課堂的教育價值,以“產業園區研學課程”為紐帶,串聯家庭、學校、園區、企業資源,打造“四方聯動”育人生態圈。這場跨越課堂的行走,讓家國情懷扎根于產業振興的土壤,更在“校-家-園-企”協同中,實現教育與城市發展的同頻共振。(云南安寧中學教育集團 高金榮 袁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