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一”國際勞動節期間,黨中央隆重表彰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這不僅是對新時代奮斗者的崇高致敬,更是對馬克思主義勞動價值觀的時代詮釋。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指出,“學校要發揮在勞動教育中的主導作用”。浙江工商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作為黨的理論研究和人才培養的重要陣地,以“一馬當先”的政治自覺,將黨中央精神落實為具體實踐,累計于浙江雨花公益敬老家園服務超過500位老人,志愿時數超過3000小時。五一期間,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師生們走進社區,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勞動的意義與價值。他們不僅為老人們提供了日常生活上的幫助,還組織了豐富多彩的文藝活動,如誦讀經典、故事講述等,讓老人們在歡笑中感受到了溫暖與關懷。
勞動在社會發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新時代對學生的勞動教育應結合馬克思主義勞動觀和時代特點。勞動是人類實現自我價值的重要途徑,通過勞動個體能夠發揮自己的智慧與才能,在實現自我價值的過程中創造社會價值。當前世界形勢深刻變化,機遇和挑戰并存,培養具有良好品德和吃苦耐勞精神的時代新人至關重要,而馬克思主義勞動觀為新時代勞動教育的開展提供了理論基礎和方向指導。
浙江工商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師生的敬老實踐,是對這一理論的深刻踐行。其將勞動教育融入敬老志愿服務,既弘揚了“尊老”“敬老”的美好道德風尚,又站在“知行合一”的育人角度,為學生提供勞動實踐平臺與機會。2021年1月始,浙商大馬院正式在浙江雨花公益敬老組織設立研究生志愿活動基地,組織開展了一系列“敬老、助老、愛老”的特色志愿服務活動,包括智慧助老科技普及活動、“云端敬老”線上互動、“記憶守護者”口述歷史項目及“時光信箱”情感交流等多樣化的活動,產生了良好的影響。此類實踐深化了學生對勞動社會價值的認知,直觀感受到勞動的社會意義與人文關懷,同時作為黨的理論的研究和踐行者,也加深了馬克思主義學院學生對所學理論的理解。
志愿者們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親近老人,如同對待自己的親人一樣去關心長者,讓老人有了更強的幸福感。浙江工商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實踐表明,敬老勞動不僅是道德行為,更是馬克思主義勞動觀的現實載體,在服務中實現人的社會化。
勞動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根本力量,而教育正是讓這一力量源源不斷迸發的關鍵引擎。未來,要以新質生產力促進勞動教育發展,加強問題意識,解決勞動實踐開展中的堵點和痛點,使青年真正成為“勞動精神”的傳承者與創新者,成為擔當得起時代使命的人才。站在新時代的坐標上,浙江工商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將繼續以馬克思主義勞動觀為指引,推動敬老服務高質量發展,其一,依托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優勢,組織學生圍繞代際關懷、老齡化社會等議題開展理論研究;其二,結合數字化發展趨勢,聯合計算機學院開發適老化AI助手,通過語音交互、智能提醒等技術,幫助老人解決日常難題;其三,與地方政府、社區共建“勞動教育實踐基地”,推動“紅色宣講”“青老互助”“青言青語”等項目走進更多養老機構、基層社區。
當青春與白發相遇,當理論聯系實際,勞動教育就煥發出強大的育人力量和社會價值。面向未來,浙江工商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將繼續以“勞動育新人,青春暖桑榆”為使命,讓馬克思主義勞動觀在服務社會中綻放光芒,書寫新時代青年“與人民同行、為時代建功”的精彩篇章!(作者:尹敏悅 浙江工商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