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農村基層干部廉潔履行職責規定》,對農村基層干部廉潔履職提出具體要求。在基層一線,農村基層干部是黨和政府聯系群眾的“連心橋”,他們既是政策落地的“執行者”,又是群眾身邊的“貼心人”。只有始終做到立身正、立業硬、立心廉,才能真正贏得民心,實現基層治理的良性循環。
立身以正,鑄牢忠誠之魂,淬煉政治本色。正氣是農村基層干部的履職根基。“正”字當頭,既要思想純粹、作風清正,更要行為端正、處事公道。農村基層干部應堅持用黨的創新理論凝心鑄魂,在日常工作中始終以公平公正為原則,調解矛盾時不偏不倚、化解信訪時不枉不縱、執行政策時不打折扣,以群眾需求為導向、以群眾滿意為標準,讓群眾感受到“一碗水端平”的公信力,用落實成效檢驗忠誠。同時,在日常生活中,農村基層干部也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常懷進取之心,通過規律作息、適度運動練就強健體魄,對庸俗娛樂堅決說“不”。
立業以硬,鍛造擔當鐵肩,錘煉過硬本領。沒有過硬的政治站位,抓落實必然打折扣。農村基層干部必須始終堅定政治立場,堅決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工作中不怕“麻煩人”和“麻煩事”,處理群眾急難愁盼時不推不拖,要認識到推諉扯皮不僅會疏遠干群關系,更會引發新的矛盾。同時,“打鐵還需自身硬”,農村基層干部要有過硬本領才能從容應對基層問題。應秉持“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深入學習各項惠農政策、農技知識和村務管理規范,在群眾矛盾調解、突發事件處置中積累經驗,在項目推進中增強統籌協調能力。
立心以廉,恪守清正之本,永葆敬畏之心。有人常問:什么樣的干部才是群眾心中的好干部?標準其實很明確——心系群眾、務實清廉、勤奮敬業的干部就是好干部。當前,各種考驗與誘惑層出不窮,從眾多違紀違法案例中可以看出,廉潔底線一旦失守,縱使滿腹經綸、能力超群也無濟于事。因此,農村基層干部要嚴格遵守紀律規矩,自覺凈化“朋友圈”“生活圈”,時刻自省“八小時外”的言行,坦然接受組織和群眾監督。此外,不干事不作為也是一種腐敗,好干部既要嚴守廉潔底線,更要力戒庸政懶政。農村基層干部要樹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識,無論身處任何崗位都腳踏實地、埋頭苦干,用履職盡責的“代表作”贏得群眾認可。(硯山縣紀委監委特約網評員 吳桂雨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