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新時代呼喚新擔當,新征程更需新力量。在村“兩委”換屆的關鍵時期,“一升一降”(學歷升、年齡降)成為風向標,年輕化、高學歷成新趨勢。作為鄉村全面振興的先鋒力量,廣大青年干部應以情懷為舵,以本領為槳,破舊局、開新局,跑出新時代鄉村治理的“加速度”,在“廣闊天地”中書寫屬于自己的精彩答卷。
擦亮為民“初心燈”,選優換屆“領航人”。“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一位真正能夠挑起鄉村發展重擔的青年干部,首先要有扎根基層、服務百姓的“真情懷”。換屆風向的變化,不能僅僅看年齡、學歷的“表面光鮮”,更要看能不能真正俯下身子,甘當“泥腿干部”;能不能在春雨秋風中,與村民同吃、同住、同勞作;能不能在矛盾糾紛中,沉得住氣、穩得住心、解得了結。青年干部,要以“朝乾夕惕”的精神,勇于擔當、敢挑重擔,把對家鄉的赤子之心、對百姓的熾熱之情,化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澎湃動力,真正做到“身在基層,心在百姓”。
鍛造實干“能力骨”,蓄能基層“生力軍”。“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年輕化、高學歷帶來的是更強的學習能力和思維活力,但能不能真正“沉得住、干得來、成得事”,最終要靠實打實的能力。換屆過程中,要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標準,把政治素質過硬、服務意識濃厚、干事本領突出的同志選進班子,避免“文憑好看但不會干事”的“花架子”干部。青年干部要以“解剖麻雀”的細致精神,學政策、懂法律、會治理,練就能上能下、能文能武的“十八般武藝”,在解決群眾訴求、推動集體經濟發展、化解矛盾糾紛等具體事務中見真章,靠一項項實實在在的成績贏得群眾口碑。
厚植篤行“耐力田”,深耕鄉村“希望地”。“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鄉村全面振興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基層治理更需要久久為功的韌勁。青年干部初上任,往往雄心萬丈,但基層工作千頭萬緒,瑣碎繁雜,需要耐得住寂寞,扛得住壓力,經得起磨礪。要用“釘釘子”的精神,一件事接著一件事辦,一年接著一年干,不因初遇挫折而氣餒,不因短期成果而浮躁,真正做到“心中有數、腳下有泥、手上有活”,在一磚一瓦中筑牢鄉村全面振興之基,在一舉一動中繪就人民群眾的幸福圖景。
繪制用人“新藍圖”,鍛強治理“硬班底”。“善治國者,必先治其鄉。”村“兩委”換屆既是組織選人的過程,也是鍛造班子的過程。要在選優配強上下足功夫,堅持公開、民主、競爭、擇優,拓寬選人渠道,既注重本土培養的青年才俊,也適當引進外出務工返鄉、有鄉村情懷的“能人”,打破身份、地域的隱性壁壘,真正做到人崗相適、人事相宜。同時,要強化后續培養,實施“一村一策、一人一案”的培育計劃,通過項目鍛煉、任務壓擔、交流培養等方式,讓年輕干部在實戰中不斷成長,早日挑起鄉村發展的“大梁”。
浩浩長風鼓征帆,踔厲奮發正當時。村“兩委”換屆是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節點,是基層治理的嶄新起點。廣大青年干部要以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的精神狀態,勇敢肩負起新時代賦予的歷史重任,奮力在村莊這片希望的田野上,書寫屬于新時代青年的無悔答卷,讓青春在廣袤鄉村熠熠生輝!
(作者:王威卜,浙江省東陽市歌山鎮人民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