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征程中,基層人才如同破土新苗,以“向下扎根”的定力、“向上拔節”的闖勁、“向陽綻放”的擔當,在廣袤鄉土間書寫著服務為民的時代答卷,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能。
向下扎根,以“墩苗育苗”厚植為民初心,筑牢發展根基。基層是錘煉本領的“大熔爐”,更是踐行初心的“主陣地”。新時代基層人才主動投身鄉村全面振興一線,在“墩苗育苗”計劃中淬煉成長。大學生村官、選調生們俯身田間地頭,與群眾同坐板凳、共話桑麻,將村莊規劃與群眾期盼精準對接;科技特派員扎根產業一線,推動新品種、新技術落地生根,讓“實驗室成果”轉化為“田間生產力”。通過“個性化培養+導師幫帶”機制,基層人才在破解民生難題中深扎信仰之根、能力之根,成為政策落實的“穩定器”和產業升級的“助推器”。
向上拔節,以“一線練兵”鍛造硬核本領,挺起擔當脊梁。面對鄉村全面振興中的“硬骨頭”,基層人才以創新破局:在產業振興中,打造“黨支部+合作社+農戶”模式,孵化鄉村旅游、電商助農等新業態;在應急處突中,構建“平戰結合”機制,筑牢防汛防疫“安全堤”。通過“精準引才+按需育才”,在基層搭建起人才成長階梯——選派退出領導崗位的科級干部擔任鄉村全面振興指導員,選拔退役軍人、返鄉青年擔任“實習村干部”,讓人才在項目攻堅中磨礪“鐵肩膀”、在矛盾調處中練就“真功夫”。
向陽綻放,以“雙向奔赴”激活振興引擎,繪就共富圖景。當人才與基層“雙向賦能”,便催生出跨越式發展的化學反應:文化工作者挖掘非遺資源,讓傳統技藝變身“指尖經濟”;鄉村教師引入數字化教學,托起基層教育“云課堂”;農技專家推動“物聯網+農業”,書寫智慧農田新篇章。通過“人才庫+特色產業”精準匹配、“鄉情牌+政策包”引鳳還巢,基層正形成“頭雁領航、強雁跟飛、雛雁振翅”的雁陣格局。數據顯示,多地已培育黨員致富帶頭人超千名,帶動農戶人均增收30%以上,印證了“人才活水”潤澤鄉野的實踐偉力。
基層沃土孕育無限可能。新時代呼喚更多人才以“扎根”的堅守、“拔節”的銳氣、“綻放”的激情,在鄉村全面振興中書寫青春華章。各級部門需持續完善“引育留用”全鏈條,優化職級晉升與考核激勵,讓人才“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共同繪就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壯美畫卷!
(作者:俞李凱,杭州蕭山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