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提升外出務工人員廚藝水平,石樓縣經常舉行各種培訓活動。
石樓縣將100名村民送到山東省德州市,參加“中式烹調師”技能培訓班。
2024年金秋招聘月專場招聘暨在京務工人員慰問活動現場。
石樓縣2025年“春風行動”赴青島市務工人員歡送儀式。
為了進一步擦亮“福海廚工”勞務品牌,石樓縣舉辦“福海廚工”勞務品牌青島推介會暨創業就業先進典型表揚大會。
閱讀提示
在我國廣袤的農村地區,外出務工已成為農民增加收入、改善生活的重要途徑。
近年來,位于呂梁山西麓、黃河岸邊的石樓縣,傾力打造“福海廚工”省級勞務品牌,為當地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動鄉村全面振興注入了強勁動能。
目前,石樓縣“福海廚工”累計培訓6200人次,穩定就業4500人,月平均工資5500元,其中青島就業3500人以上,打造了黃河岸邊的“青島村”。同時,積極打造“石樓物業工”“石樓造林工”勞務品牌,直接或間接帶動2.5萬名脫貧勞動力實現就業,每年勞務收入達7.5億元。
石樓縣“福海廚工”勞務品牌的悄然崛起,為解決農村外出務工人員的就業問題提供了一個可供借鑒的樣本。
政策引領 筑牢品牌根基
外出務工一直是山區群眾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徑。多年前,石樓縣的賀長福、郭石清等一批先行者,不甘于家鄉落后的現狀,毅然背井離鄉,奔赴青島。他們從最簡陋的路邊小吃攤起步,憑借著石樓人吃苦耐勞、堅韌不拔的優良品質,在青島的餐飲市場中艱難求生,在不斷摸索中,他們巧妙融合山西飲食特色與當地口味,逐漸積攢起不錯的口碑和人氣,生意越做越紅火。
致富后的賀長福、郭石清等石樓人,不忘家鄉父老,主動帶領家鄉想要外出打工的兄弟姐妹共同加入,成立勞務公司,不斷發展壯大外出務工隊伍,逐漸形成了“福海廚工”勞務品牌的雛形。
石樓縣曾是我省的深度貧困縣,其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任務相當繁重,如何讓群眾持續增收是當地政府的頭等大事。經過大量的調查研究,石樓縣敏銳捕捉到外出務工人員中廚工占比較高這一特點。于是經過進一步的深入考察調研,決心將廚工打造成極具地域特色的勞務品牌,為群眾開拓致富道路、創造幸福生活。
為此,石樓縣委縣政府精準出臺一系列政策,打出一套政策“組合拳”,全方位為“福海廚工”品牌建設保駕護航。在推動品牌建設過程中,石樓縣堅持高位推動,將做大“福海廚工”勞務品牌列為縣委“4+2”工程的重要一環。建立“主要領導主推+分管領導主抓+部門協同主辦”的三級責任體系,成立由縣委書記、縣長任雙組長的品牌建設領導小組。這一架構明確各方職責,確保各項工作有序推進。石樓縣委副書記、縣長張鵬耀介紹,縣里出臺了《“福海廚工”培訓就業六年行動計劃》,全方位搭建起集政策鼎力支撐、技能精湛培訓、就業精準幫扶、服務全程護航于一體的工作體系架構,為品牌發展制定清晰的路線圖和目標。
品牌建設初期,打開市場是關鍵。石樓縣采用“政府推動、市場導向、企業運作”的運行模式,以青島市場為撬點,借助“福海廚工”在青島的資源和影響力,逐步拓展京、津、冀和陜西、內蒙古等市場,進而形成立足華北、覆蓋全國的就業市場格局。
如今,“福海廚工”活躍在全國各地餐飲企業,為石樓人深深鐫刻下“誠實守信、吃苦耐勞、服務至上、質量第一”的閃亮印記,強有力地推動了以餐飲行業為核心的區域性行業集群蓬勃興起,在人力資源市場穩穩樹立起一塊“金字招牌”。
為進一步叫響“福海廚工”勞務品牌,石樓縣全方位推進政策兜底保障,出臺《關于進一步擦亮“福海廚工”特色勞務品牌的行動方案》等一系列配套性、規范化文件,涵蓋技能培訓、精準就業、服務保障、宣傳推廣等多個方面,為品牌發展提供堅實政策支撐。在技能培訓方面,采取菜單式、訂單式、定向式等多種培訓方式,根據市場需求和學員特點精準制定培訓內容,不斷提升培訓質量,提高就業率和品牌影響力。
從各地的成功實踐來看,農村勞務品牌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政策支持。相關研究報告顯示,政府在勞務品牌建設中發揮主導作用的地區,勞務品牌的發展速度更快、影響力更大。石樓縣通過完善政策體系、加強組織領導有效整合資源,推動“福海廚工”勞務品牌從萌芽走向成熟,帶動更多農村勞動力實現高質量就業,為其他地區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
技能提升 擦亮“廚工名片”
當前的就業市場中,技能水平是決定勞動者就業質量和收入水平的關鍵因素。對于農村外出務工人員來說,提升技能顯得尤為重要。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餐飲行業對廚師的技能要求越來越高,不僅需要掌握傳統的烹飪技法,還需要具備創新能力、食品安全意識等。然而,石樓縣外出務工的廚工普遍學歷偏低,技術大多源于經驗積累,持有技能等級證書的人較少,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他們的職業發展和市場擴展。
石樓縣深刻認識到這一問題,在提升廚工技能方面下足功夫,通過專業化培育、品牌化打造和體系化考核,全力打造市場認可的“廚工名片”。在專業化培育方面,通過公開招標、競爭性磋商等方式,選定3所民辦學校為“福海廚工”培訓基地。這些培訓基地涵蓋中式面點師、西式面點師、北京烤鴨師等豐富多樣的培訓專業,采用理論教學和實操實訓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全部培訓費用由政府承擔,讓百姓毫無負擔地學習技能,這一舉措極大地提高了當地群眾參加培訓的積極性。
曹家垣村的曹麗麗就是眾多受益者之一。早年,她在家務農,收入微薄。得知政府提供免費廚工培訓后,她積極報名參加中式面點師培訓。在培訓基地,她認真學習理論知識,反復練習實操技巧。如今,她在青島從事面點工作多年,帶領全家在青島發展,經濟收入十分可觀,每人每年有七八萬元的收入。她感慨地說:“要是沒有政府的免費培訓,我可能一輩子都走不出大山,更不會有現在這么好的生活。”
在提升廚工技能的同時,石樓縣注重品牌化打造,探索建立標準體系,推進人人持證,明確持培訓合格證、技能等級證、健康證“三證”上崗。組織培訓機構赴青島開展訂單式培訓,根據各地企業需求和市場標準,為就業人員提供針對性技能提升課程,并頒發技能等級證書,拓寬他們的發展空間。
韓家山村的韓海峰剛到青島時,只是一名普通廚房幫工,收入不高且晉升困難。參加訂單式培訓并獲得“中式烹調師”技能等級證書后,他的專業技能得到認可,不僅薪資大幅提升,還晉升為廚師。他激動地說:“這個證書就是我的‘敲門磚’,讓我有了更多機會,收入也越來越高。”
為確保培訓質量,石樓縣建立了嚴格的體系化考核機制,對培訓機構實行業績考核,依據就業率核定培訓資金。若培訓機構年內兩次培訓合格率不達95%,將取消定點培訓資格;就業不達比例的,也會核減培訓資金。這一機制促使培訓機構不斷優化培訓課程,提高教學質量,確保每一位學員都能學到真本領,為“福海廚工”品牌口碑提升奠定堅實基礎。
“呂梁山護工”作為山西省知名勞務品牌,在護理領域有著豐富的經驗和良好的口碑。石樓縣積極探索廚工與護工協同發展的創新模式,通過整合兩者資源,兩個品牌聯合開展培訓,培養既具備烹飪技能又懂得基本護理知識的復合型人才,滿足市場對特殊餐飲服務的需求;在就業方面,他們共同開拓市場,為勞務人員提供更多樣化的就業選擇。
同時,走出去的石樓兒女雖遠在他鄉,卻始終不忘家鄉發展,他們根據市場需求,及時為石樓縣相關部門提供廚工人才需求信息,依托縣里的各類職業培訓學校開展培訓,不斷為青島等地輸送合格的勞務人員,為老鄉架起便捷就業橋梁。越來越多的石樓人實現了“在家出得去、在外站得住,前方能掙錢、后方有保障”,成為打造“福海廚工”勞務品牌進程中不可或缺的一股力量。
就業幫扶 搭建逐夢橋梁
對于農村外出務工人員來說,找到一份穩定且收入可觀的工作是他們外出務工的首要目標。然而,由于信息不對稱、缺乏有效的就業渠道等,他們在求職過程中往往面臨諸多困難。石樓縣為幫助“福海廚工”順利就業,實現增收致富,通過織網絡、搭平臺、強激勵等多種方式,為其搭建廣闊的就業舞臺。
石樓縣相關部門主動尋求與行業協會、用工單位合作,積極織密就業網絡。目前,已與青島市人社局簽訂就業戰略框架協議,與青島烹飪協會建立協作關系,還與北京、山東36家餐飲公司簽訂合作協議。定點培訓學校也紛紛與北京今日東方集團、山西晉香賀家面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等企業合作簽約,以就業為切入點,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
為實現“福海廚工”與用人單位精準對接,石樓縣還積極搭建就業平臺。在北京、青島等地召開“福海廚工”勞務品牌推介會,開展“春風行動”等80余場線上線下專場招聘會。同時,創新采用“崗位介紹+直播選崗”形式開展“福海廚工·直播帶崗”活動,建立“福海廚工”線上對接市場平臺。這些舉措打破地域和時間限制,讓“福海廚工”能更便捷地找到心儀工作。
劉保生來自石樓縣辛關鎮,通過“福海廚工·直播帶崗”活動,他了解到青島一所中學食堂招聘大廚的信息。經過面試,他成功入職,如今不僅在青島成家,還購置了房產和汽車,生活幸福美滿。他說:“以前找工作四處碰壁,現在有了這些就業平臺,找工作變得輕松多了。”
為激發“福海廚工”自主就業內驅力,石樓縣出臺一系列激勵政策。2025年1月,石樓縣“福海廚工”勞務品牌青島推介會暨創業就業先進典型表揚大會在青島舉辦,現場對10名就業先進個人、10個創業先進典型、“福海廚工”品牌培育先進典型給予表揚獎勵,獎勵金額共計27萬元。
近三年來,石樓縣累計發放穩崗補助4萬余人次、4800余萬元;發放一次性交通補貼4.5萬余人次、3600余萬元。這些實實在在的補貼讓老百姓真正得到實惠,也激勵著更多人積極外出就業、創業。昔日放羊娃閆交平,在青島創業十幾年,目前成為多家餐飲店的負責人。他說:“政府的激勵政策讓我更有動力去拼搏,也希望能帶動更多家鄉人一起致富。”
如今,“福海廚工”已成為石樓縣勞務輸出的一張閃亮名片。經過多年培育和推廣,品牌影響力不斷擴大,在省內外餐飲行業樹立良好口碑。許多知名餐飲企業紛紛與石樓縣簽訂合作協議,主動招聘“福海廚工”。“福海廚工”不僅為石樓縣帶來顯著經濟效益,每年新增勞務收入超過3億元,還產生廣泛社會效益。廚工們在外地就業期間,展現出石樓人民誠信、勤勞、樸實的良好形象,極大地提升了石樓縣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特別是山西晉香賀家面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累計提供就業崗位1600個,120人做到企業高管、42人晉升餐廳經理、年薪20萬元以上,66人晉升為連鎖店店長、年薪10萬元以上。
如今,石樓縣主要面向學校、企業、醫院等提供大型團餐服務,憑借著過硬的品質與口碑,贏得了客戶們的廣泛認可。青島晉烹餐飲管理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賀長福信心滿滿地說:“但我們不能滿足于此,以后必須朝著精細化方向深度發力,持續打磨技術、提升菜品品質,將石樓‘福海廚工’品牌進一步做大做強,為家鄉的發展添磚加瓦、貢獻力量。不僅如此,我們還計劃與‘呂梁山護工’攜手聯動,探索廚工與護工協同發展的創新模式,整合資源,優勢互補,為家鄉父老鄉親拓展更多、更優質的就業渠道,創造更多的發展可能。”
如何讓“福海廚工”勞務品牌越叫越響,讓更多的脫貧群眾走出大山?石樓縣委書記杜侯平表示,下一步,石樓縣將繼續完善政策機制,加大扶持幫扶力度,堅定不移走“服務標準化、技藝精湛化、發展規模化”路子,持續擦亮“福海廚工”特色勞務品牌,讓這把就業“金鑰匙”開啟更多人的幸福生活之門,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實現鄉村全面振興作出更大貢獻。(山西日報記者 李全宏;本版圖片由山西日報通訊員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