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是國際檔案理事會確定的“國際檔案日”。干部人事檔案是組織工作的重要基礎,也是干部政治生命的歷史見證,其質量關乎選人用人公信力的根基。新時代新征程,組工干部必須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在三尺蘭臺上認真做好檔案工作,為鍛造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干部隊伍提供堅強支撐。
蘭臺雖小,關乎“國之大者”;卷宗無聲,承載政之要義。干部人事檔案的價值,在于為黨的事業精準“識人”、科學“用人”奠定基礎。只有把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放在第一位,將干部人事檔案做實、做深、做細,為選賢任能提供干部真實、完整的歷史“畫像”,方能讓黨放心,讓人民滿意。審核把關要以事實為依據,以對黨負責、對歷史負責、對干部負責的態度,用“放大鏡”般的標準,審慎核對每一頁資料,確保檔案內容實事求是、精準可靠。管理運行都要以規章制度為準繩,嚴格管理檔案建立、接收、保管、轉遞等每個環節,做到工作無缺位、行為不逾矩。干部人事檔案絕非“孤島”,融入“選育管用”全鏈條才顯其生命力。要善于從靜態文牘中洞察干部成長的動態軌跡,從文字資料中精準識別其政治表現,為干部的精準培養、科學選拔、合理使用等提供可靠決策參考。
檔案經不起任何“整容”,也容不得半點虛假。中央組織部曾對全國1.14萬余名省管干部檔案進行任前審核,其中111名干部因檔案問題被中止任職程序,以雷霆手段彰顯了檔案監督的“鋼牙利齒”。必須樹立“檔案即政治”的核心理念,從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維護組織工作嚴肅性的高度,嚴格落實檔案審核責任,錘煉組工干部極端負責、嚴謹細致、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必須強化制度剛性,堅持干部人事檔案“凡提必審、凡轉必審、凡進必審”,對干部檔案開展定期核查。特別是在提拔、交流、換屆等關鍵節點,既要及時歸檔更新材料,更要嚴審材料來源與真實性,確保檔案資料真實準確、原貌清晰。強化“一案雙查”和終身追責機制,對造假者堅決查處,對失察者嚴肅問責,以制度之“帶電長牙”捍衛檔案的純粹性,確保干部檔案的“真實可靠”。
干部人事檔案工作不易,難在持之以恒的匠心與恒心。一份干部人事檔案,絕非個人資料的堆砌,從精準分類、動態更新到嚴密校驗,每個環節都考驗著組工干部的定力與智慧。常伴“故紙堆”,需以“繡花功夫”勾勒干部政治生命的完整圖譜,使每份檔案都成為經得起歷史叩問的“政治信史”。甘為“幕后者”,尤需涵養“板凳坐得十年冷”的沉潛,秉持“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于方寸卷帙間鐫刻忠誠。置身數字化轉型浪潮中,組工干部當主動向“新”求解、向“智”求效。積極引入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多維度、深層次挖掘干部信息關聯,為精準識人提供“智能慧眼”。依托區塊鏈加密、動態水印等技術,強化數據加密、權限管控與操作溯源,筑牢信息安全屏障。
組工干部應以高度的責任心和專業性,自覺扛起干部人事檔案工作的重任,有效履行“為黨管檔、為國守史、為民服務”的職責,以實際行動展現對黨和人民事業最深沉的政治擔當與忠誠實踐。
(作者:陳燕,江蘇省揚州市寶應縣委組織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