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會的核心目的在于統一思想、研究工作、部署任務、明確責任、解決問題。然而,在實際工作中,有些地方卻把會議的功能過度放大,陷入“以會議落實會議”的怪圈。破除這一沉疴,必須下大力氣精簡會議,提升效能,大力提倡開短會,求實效。
中央八項規定提出,“提高會議實效,開短會、講短話,力戒空話、套話”。這不是三言兩語的高度概括,也不是泛泛而談的表面文章,更不是簡單地限制時間,而是高效扎實的會風、求真務實的作風和“沉下去”的工作方法。要嚴控總量,精準統籌。從嚴審批各類會議,加大年度綜合性會議統籌力度,做到可開可不開的會議堅決不開;工作內容相同或相近的會議合并召開。要聚焦問題,提升質量。會議內容要直奔主題、直擊要害,力戒空話、套話。議程設置要聚焦痛點難點堵點,引導與會者在有限時間內形成務實管用的解決方案,切實推動解決實際問題。要創新形式,松綁減負。嚴格控制會議數量規模,推行“無會周”“合并開會”“線上會議”等舉措,讓領導干部從繁冗會議中抽身,將更多時間和精力用于抓落實、謀發展、促改革,以實干實績回應群眾期盼,提升工作質效。
精簡會議、提升會議質量,還需做好會前、會中、會后的全流程把控。會前做足功課,主辦方應吃透上級精神、摸準地方實際,對會議主題、議程進行認真研究,必要時提前告知參會對象做好準備,使會議既接天線,又接地氣,找準推動工作的著力點、解決問題的突破口。會中高效引導,主持人要做好引導和時間管理,可采用開門見山鄭重提醒會議時長和發言時限、叫停跑題策略提醒聚焦議題、控制節奏合理提醒發言人亮明觀點等方式,確保會議高效推進。會后閉環落實,應對會議內容進行梳理總結,明確任務分工和時間節點,并建立跟蹤反饋機制,確保會議決策得到有效執行,防止會議精神“束之高閣”。
此外,要改變“開會就是落實”的錯誤觀念,樹立正確的政績觀。上級部門在考核評價工作時,不能單純以會議召開的次數、規模等作為標準,而應更加注重工作實際成效,多到現場看、多見具體事、多聽群眾說,從民生改善、項目推進、政策落實效果等多維度進行評估。領導干部自身也應提升工作能力和創新意識,積極探索更加高效的工作方式,避免過度依賴會議推動工作,真正把心思和精力用在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上,讓會議回歸其服務決策、推動工作的本源價值,以真抓實干詮釋擔當作為。
(作者:葉磊 楊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