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時代語境下,甲骨文研究不應故步自封,而需借助前沿科技與多元學科力量,實現內涵式發展。當前,甲骨文研究正逐步演變為融合考古學、歷史學、語言學、計算機科學等多學科知識的綜合性領域。我們要明確其學科內涵,以多學科交叉融合為路徑,搭建甲骨文研究的新框架。例如,通過考古學的田野發掘,能獲取更豐富、更科學的甲骨文出土信息,為后續研究提供堅實基礎;結合歷史學對殷商社會背景的梳理,可更好理解甲骨文所記錄內容的時代意義;而計算機科學中的數據挖掘、圖像識別等技術,能助力甲骨文資料的數字化整理與分析。目標是打造全方位、多層次的甲骨文研究體系,突破傳統研究局限,開創甲骨文研究的嶄新局面。
一、展現甲骨文文化的獨特魅力
(一)展示甲骨文的文字之美
以沉浸式場景還原甲骨文的誕生環境,在殷墟遺址區設置“甲骨工坊”互動區,游客可親手嘗試龜甲清理、刻字模擬、朱砂填色等流程,直觀感受古人的占卜與書寫過程。利用AR技術,在遺址關鍵區域疊加動態影像,重現商代祭祀、占卜等歷史場景,增強歷史厚重感。以甲骨文象形文字為靈感,設計系列動漫形象、文創產品(如甲骨文生肖盲盒、甲骨文書簽),賦予古老文字年輕化表達。開發甲骨文主題表情包、短視頻內容,結合網絡熱點與現代生活場景,讓甲骨文“活”在當下。
(二)推動跨領域文化融合
將甲骨文與中原地區其他文化元素(如青銅器、中醫藥、戲曲)結合,開發“文字與文明”主題研學路線。例如,設計“甲骨文與中醫”課程,通過甲骨文中的象形醫藥文字,講解古代醫療知識,展現中華文化的同源性與延續性。
(三)推廣甲骨文的科普教育
針對青少年,開發甲骨文主題研學課程,設計“文字偵探”“甲骨拼圖”等互動游戲,培養古文字興趣;針對成年人,開設甲骨文書法、歷史文化講座,與高校合作推出“甲骨文入門”線上認證課程;針對兒童,推出繪本、動畫短片,用趣味故事傳遞文字知識。開發集成文字識別、歷史查詢、虛擬考古功能的甲骨文專屬APP,用戶可通過手機拍攝文物或場景,獲取甲骨文相關知識。搭建元宇宙數字展廳,游客可在虛擬空間中“穿越”商代,與甲骨文專家“面對面”交流。
二、打造殷墟甲骨文的品牌形象
(一)制定清晰的品牌定位
將殷墟甲骨文定位為“解碼中華文明基因的千年密鑰”,強調其作為中國最早成體系的文字的歷史地位,是探尋華夏文明起源、了解商代社會風貌的核心文化載體。突出其在世界文明史、文化史上的獨特地位,打造集歷史研究、文化體驗、科普教育、藝術鑒賞于一體的世界級文化品牌。
(二)強化品牌形象的傳播與推廣
利用社交媒體平臺定期發布甲骨文相關的趣味科普短視頻、文化故事、考古新發現等內容。例如,制作“甲骨文冷知識”系列短視頻,邀請考古專家、文化名人進行講解,以生動有趣的方式吸引大眾關注。打造甲骨文主題文化旅游線路,將殷墟遺址、甲骨文博物館與周邊的歷史文化景點串聯起來,并推出特色旅游產品和服務,如甲骨文主題民宿、文化體驗課程等,吸引游客深度體驗。舉辦高端文化論壇和學術研討會,邀請國內外頂尖的考古學家、文字學家、歷史學家等參與,探討甲骨文的研究成果和未來發展方向,提升品牌的學術權威性和文化影響力。
站在中華文明傳承與發展的歷史潮頭,殷墟甲骨文不僅是鐫刻在龜甲獸骨上的古老符號,更是聯通古今、對話世界的文化密碼。打造殷墟甲骨文中華文化新地標,既是守護民族文化根脈的必然選擇,也是響應時代文化振興的戰略之舉。當頂層設計的藍圖落地生根,當學術研究的薪火代代相傳,當文旅融合的創意持續迸發,當數字技術的翅膀翱翔,這片承載著千年文明的甲骨,必將化作一座屹立于時代的文化豐碑。它不僅能讓河南的文化底蘊綻放新光彩,更將以獨特的東方智慧,為世界文明畫卷增添濃墨重彩的一筆,成為全人類共享的精神財富與文化圣殿。
(作者:呂井智,安陽師范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