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互聯網平臺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快遞員、外賣員、網約車司機、貨車司機、網絡主播等為代表的新就業群體,不僅成為城市就業群體中不可忽視的力量,也成為城市服務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去雇主化、平臺化的就業模式,流動性極強的工作特點,給城市生活帶來了便利與活力,也同樣給城市治理帶來了問題和挑戰。為加強黨對新就業群體的政治引領和服務關愛,浙江省寧波市江北區以遍布大街小巷的“甬愛E家”服務驛站為平臺,通過建立行業黨組織和屬地黨組織,貫通相關政府部門和屬地街鎮的“條”與“塊”,開展“甬愛之城·北岸友好”建設行動打造“甬愛”系列場景,構建新就業群體“職業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同時,充分發揮新就業群體職業屬性優勢,引導和激勵他們成為助力城市治理的新力量,使“甬愛E家”成為溫暖城市“趕路人”的“港灣”。
案例背景:
用“餓了么”或“美團”點外賣,出行打個“滴滴”或“曹操”,打開“淘寶”或“京東”讓“三通一達”快遞到家……網絡平臺給生活帶來極大便利的背后,活躍著無數以互聯網平臺為依托的快遞外賣騎手、網約車司機、網絡主播等大批新業態經濟的從業者們,我們稱他們為:新就業群體。經過近十年互聯網平臺經濟的發展,新就業群體的數量已經相當龐大。根據全國總工會2023年7月14日的數據顯示,依托互聯網平臺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有8400萬人。新就業群體已經成為我國當前以及未來勞動力市場上不容忽視的群體。從生產力的角度來看,新就業群體代表的是新一輪工業革命帶來的智能化、數字化的新生力量。從生產關系來看,其代表的是伴隨著互聯網技術進步與大眾消費升級出現的去雇主化、平臺化的新型制度。從“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的角度出發,新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出現必定需要對“上層建筑”進行相應調整。
2021年6月至12月,中共中央組織部指導北京、浙江和深圳及交通運輸部開展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建工作試點,內容重點圍繞推動新就業群體融入城市基層黨建格局、建立貨車司機黨建工作網絡等。2021年9月,浙江省、寧波市先后印發了《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建工作試點方案》,江北區作為寧波市的主城區,持續探索“甬愛E家”新就業群體服務驛站工作模式。2023年,“甬愛E家” 江北樞紐站、“甬愛E家”安“新”奔富入選寧波市組織工作助跑共富實踐好案例。2024年6月,《“甬愛E家”:溫暖“趕路人”的“港灣”》獲評浙江省基層治理與社區發展優秀案例篇。2024年7月,案例在《中國社區報》整版刊登。2025年2月,江北“甬愛E家”在全省黨建工作會議上作經驗交流。
做法和成效:
“甬愛E家”戶外勞動者服務驛站,是為了加強黨對新就業群體的政治引領和服務關愛,推動該群體全面融入城市發展和治理新格局而建立的陣地。江北區在具體建設好“甬愛E家”服務驛站并充分發揮陣地作用的過程主要經歷了以下3個階段:
(一)發揮黨建統領,織密組織體系
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建工作涉及領域寬,需要構建條塊結合、上下聯動、有效協同的工作體系,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才能有效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到哪里,黨的組織和工作就跟進到哪里。對此,江北區對行業功能性黨組織和企業實體黨組織“兩手抓”,將新就業群體的力量緊緊凝聚起來。一是“條”上建行業黨組織。建立互聯網行業黨委、快遞行業黨委、交通運輸行業黨委,充分發揮行業主管部門“管行業管黨建”的優勢,增強郵政快遞、交通運輸部門在行業黨建引領行業高質量發展中的綜合協調、業務樞紐、信息匯集、力量匯聚等作用。并吸收公安、人社、商務等分管部門進入行業黨委,以黨委聯席會的方式,合力推動解決涉及行業規范發展的問題。二是“塊”上建立屬地黨組織。組織新就業群體所在企業、商圈、園區通過龍頭領建、行業統建、企業聯建等方式,建立實體黨支部16個,覆蓋26家企業,形成區委兩新工委統籌指導、行業黨委牽頭引領、屬地黨組織日常管理的新就業群體黨組織架構,實現全鏈覆蓋、一貫到底,織密黨的組織體系和工作體系。三是“點”上建立站點黨組織。根據新就業群體活動軌跡熱力圖,在商貿集聚、市民集中的核心區建立站點,形成以樞紐站為示范,黨群服務中心為主干,工會驛站、城管驛站、銀行網點、移動網點等各領域各類型的站點為補充的格局,構建起新就業群體“10分鐘服務圈”。并在樞紐站建立1個實體黨支部、2個流動黨員黨支部,讓黨員“流動”不“流失”、“離鄉”不“離心”。四是“面”上建立作用發揮機制。建立行業黨委聯席會商機制,每月定期碰頭,交流行業動態、探討重點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向重點企業、基地、站點派駐黨建指導員和駐企服務員,做好對新就業群體黨建工作的直接聯系指導;建立支部亮旗幟、黨員亮身份、服務亮承諾“三亮”機制,提升黨組織在新就業群體中的號召力、凝聚力和影響力。
(二)凝聚黨群合力,構建服務體系
聚焦新就業群體急難愁盼問題,近年來,江北區將政府服務資源集中導入“甬愛E家”站點,組織社區、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合力共建,集中打造“甬愛商圈”“甬愛商家”“甬愛小區”“甬愛餐廳”等“甬愛”系列友好場景,構建新就業群體“職業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讓“甬愛E家”愛意濃濃。一是建立閉環服務機制。充分發揮快遞物流行業、互聯網行業黨委“管行業管黨建”優勢,建立包括空調、桌椅、飲水器、冰箱、微波爐、手機充電、雨傘、應急藥品、無線路由器、報刊書籍等“10+X”連鎖服務配送機制,由樞紐站統一接收并研判全區各功能站需求信息,針對性制定配送方案,進行評價反饋,不斷優化。截至目前,已推出“公益冰箱、共享藥箱、愛心體檢、小哥便當、紅領學社、青年午校”等20多個“小哥”熱捧的暖心項目,收到良好的社會反響。二是建強全域服務陣地。吸引“零工驛站”“青社中心”“婦女兒童驛站”等部門品牌入駐,創建寧波首個“的哥之家”,實現“黨建搭好臺,行業大合唱”。招募愛心企業、社會組織成立“甬愛E家”愛心聯盟,130余家商戶、組織幫助300多名小哥圓夢“微心愿”。與慈善總會、甬農商銀行籌資300萬建立小哥基金,用于見義勇為、志愿奉獻獎勵和困難救助,匯聚全社會力量,把“甬愛”大熔爐越燒越旺。三是構建全生命周期服務鏈條。針對新就業群體的普遍需要,精準梳理需求,從職業關懷到生活保障,打造新就業群體“全生命周期”服務品牌。聯合全區20多家政府部門共建“甬愛幫幫團”,將新人入職、社保咨詢、便利醫療、職業規劃、技能培訓、心理疏導、法律援助等在內的服務直接入駐“甬愛E家”,讓新就業群體能夠根據不同需要在站點享受服務。四是打造“甬愛”友好場景。聚焦新就業群體“進門難”“充電難”“休整難”“找路難”“吃飯難”等急難愁盼問題,江北區全面開展“甬愛之城·北岸友好”建設行動,打造“甬愛小區”“甬愛商圈”“甬愛商家”“甬愛餐廳”等系列甬愛場景建設,出臺《江北區新就業群體“甬愛商家”建設十步指引》《江北區新就業群體“甬愛小區”建設十步指引》標準化手冊,以“可復制、可推廣”的規范體系,推動關愛場景從“盆景”變“風景”。
(三)融入基層治理,實現雙向奔赴
新就業群體既是治理對象,也是治理力量,他們穿梭在城市各個角落,是群眾身邊“最熟悉的陌生人”。江北區抓好融合融入,推動新就業群體融入治理、反哺社會,引領新就業群體成為城市“主人翁”。一是靠黨委、政府引領治理。依托“甬愛E家”新就業群體服務驛站,創新推出“騎士+網格”做法,授予外賣員、快遞員、網約車司機等新就業群體“騎士網格員”身份,制定“騎士網格員”參與社會治理“11條舉措”。并積極探索新就業群體參與志愿服務的路徑方法,制定出臺《新就業群體參與志愿服務工作指引》,成立“甬愛E家”新就業群體志愿服務總隊及以網約車、騎手、快遞員等為代表的“紅色方向盤”“紅領騎士”“先鋒速遞”3個行業分隊和若干細分領域服務小隊,構建形成了“1+3+N”的新就業群體志愿服務隊伍體系。二是依靠基層組織抓實治理。平臺企業黨組織、站點黨組織線下以“主題黨日”“每日早會”“班前第一課”等集中短會形式,在線上以“司機服務系統”“站點微信群”等形式推送“應知應會”“文明倡議”等圖文視頻資料,講解法規制度,組建黨員先鋒“宣傳團”在站點作經驗分享。比如,推出專屬新就業群體的“青年午校”,受到了“小哥”們的熱捧,邀請“單王”騎手現場傳授送單技巧。三是依靠榜樣力量帶動治理。開展各類技能競賽活動、先進評比活動、經驗分享活動等,選樹行業中的先進典型,激發群體中的爭先意識。順豐速運有限公司黨員“小哥”毛俊,擔當匯嘉社區“兼職網格員”,引領片區10多名快遞員成為網格治理的新力量,榮獲“浙江省最美快遞員”稱號,被選為全省工會代表。滴滴出行成立“黨員雷鋒車隊”,積極參加抗臺救災、關愛老人、除夕夜送乘客、馬拉松活動保障等志愿服務,隊長陳笑云榮獲北區新業態“鋒領工匠”。四是依靠激勵措施保障治理。為鼓勵更多新就業群體積極主動投身基層治理,江北區成立全市首個新就業群體關愛基金,并與多家單位協同合作,共籌資300萬元,用于對快遞員、外賣配送員、網約車司機等新就業群體見義勇為、志愿奉獻的獎勵激勵,以及他們當中困難家庭成員的救助。
經驗啟示:
建強組織是基礎。黨的力量來自組織,嚴密的組織體系是黨的優勢所在、力量所在。建設“甬愛E家”新就業群體服務驛站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需要發揮黨組織強有力的引領作用。通過“條、塊、點、面”建立健全新就業群體黨組織的覆蓋方式,成功構建了上下聯動、條塊協同,實體性和功能性黨組織共同發力的組織體系,將黨委政府、企事業范圍、社會組織等力量凝聚形成合力,有效破解新就業群體流動性、分散性帶來的服務難題,充分體現了因地制宜健全完善基層組織體系在發揮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上的重要性。
精準服務是核心。在“甬愛E家”新就業群體服務驛站建設中,寧波市江北區以新就業群體的需求為導向,通過打造職業全生命周期服務鏈條和實施項目研發配送閉環管理,形成了規范化、體系化的服務模式。為進一步解決新就業群體“進門難”“充電難”“休整難”“找路難”“吃飯難”等急難愁盼問題,全面開展“甬愛之城·北岸友好”建設行動,打造“甬愛小區”“甬愛商圈”“甬愛商家”等系列甬愛場景建設。不僅如此,通過發動全社會力量共建驛站,延伸了“甬愛E家”的服務厚度和廣度,擴大了社會知曉面和影響力,進一步增強了新就業群體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夯實機制是關鍵。建立健全制度體系,規范機制和流程,能夠確保工作具有可持續性。在推進“甬愛E家”新就業群體服務驛站工作的探索過程中,寧波市江北區在發揮黨建統領、凝聚黨群合力、賦能城市治理上形成了較為完整的制度,實現了對新就業群體的“領導有力,制度有效,治理有用”,將工作經驗以制度形式固化,用制度進一步鞏固工作成效,實現良性循環,體現了夯實機制的關鍵作用。
(浙江省寧波市江北區委社會工作部 郭文露 張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