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是現代化的重要載體,城市高質量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如何讓我們居住的城市更加宜居、更具韌性、更有智慧?如何持續推進城市高標準高質量發展?
聚焦城市發展,把一個個“問號”拉直變成“驚嘆號”,要用“高標準”賦能“高質量”。近日,全國首個《城市高質量發展實施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團體標準經中國質量檢驗協會正式批準立項。此外,由中國城市報社、中國質量檢驗協會等單位聯合舉辦的高質量發展標準城市系列活動也即將啟動。
城市發展為何需要“高標準”
從藍圖走向實景,雄安新區設立8年多來,持續高標準高質量建設高水平現代化城市,活力滿滿;求“新”向“質”,長三角一體化標準化工作制度自2019年啟動以來,城市協同機制不斷完善、交流合作不斷加強、合作成果不斷涌現;加快轉變超大特大城市發展方式,重慶市通過強化城市更新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編制城市更新專項規劃和全國首部城市更新技術導則等,促進城市結構優化、功能完善、品質提升……一項項實例,印證著標準化助推城市高質量發展的獨特效能。
“標”為尺度,“準”是準則。城市標準作為城市科學化、規范化、精細化建設的技術集成,是城市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性支撐。
“立足新發展階段,助力提升城市韌性和可持續發展水平,加快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迫切需要進一步加強標準化工作。”國家標準技術審評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國城市發展已經進入了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進一步夯實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標準基礎,可以破解區域發展不均衡不充分、城市精細化治理不足等難題,有助于為加快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標準化支撐。
政策因時而進,標準指引方向。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專門部署開展城市標準化行動。2023年10月,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等六部門聯合印發《城市標準化行動方案》,提出到2027年,基本建成具有中國特色的城市高質量發展標準體系,城市治理標準供給顯著增加,標準協同和國際化程度顯著增強,城市標準化發展基礎更加牢固。2024年3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等部門聯合印發《貫徹實施〈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行動計劃(2024——2025年)》,明確標準化重點工作,有序推進全域標準化深度發展,著力提升標準化發展水平,穩步擴大標準制度型開放,不斷夯實標準化發展基礎,使標準化在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
“標準可執行、可衡量,政策才能落地生根、開花結果。”長期關注城市高質量發展標準編制的中國質量檢驗協會碳中和綠色發展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劉暢表示,城市高質量發展涉及經濟社會諸多具體標準的確立與執行,需要找準落實政策、執行標準、提升治理效能的發力點,才能確保標準落地落實。
推行城市標準可獲得什么
中國質量檢驗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作為全國性團體標準的《指南》,是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提高城市品質和競爭力以及推進城市高質量發展標準體系建設落地見效的重要補充。
由中國質量檢驗協會、國家標準化研究院及中國城市報城市管理研究院共同構建量化評價模型的《指南》,基于“目標—路徑—驗證”邏輯,提出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基本原則、核心領域與要求、實施路徑、指標體系及評價機制,旨在為城市提供全周期管理工具,為政府部門、規劃機構、第三方評估單位提供技術指引,推動政策從“紙面要求”向“落地實踐”轉化。
標準是城市間融通對接的“通行證”。“誰掌握了標準,誰往往就贏得了發展的主動權。”這樣一個簡明的道理在推進城市高質量發展進程中被不斷證實。
山東省青島市積極開展標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建設,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經驗被納入國際標準;浙江省義烏市創新“標準城市”建設組織、實施、評估體系,推動標準化全域覆蓋,打造了一批標準化創新成果……近年來,以標準化賦能產業發展,以標準化積蓄創新優勢,聚力打造標準化發展高地,各地奮楫篤行。
“標準意味著規范、質量和水平。有了可以對照的客觀標準,推進工作才有明確目標,考核工作才有準確的‘度量衡’,從而避免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劉暢解釋,推進城市標準化建設,可以提高城市規劃、建設、更新水平,從而更好地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
為加快構建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標準體系,中國城市報社、中國質量檢驗協會和北京中視高質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將聯合舉辦高質量發展標準城市調研采訪、專題論壇會議等系列活動。
如何參與城市標準活動
標準興則質量興,質量強則城市強。“加強城市標準化建設還要發揮標準化協調推進機制和多元投入機制作用,強化技術支持和人才支撐,宣傳推廣城市標準化經驗,講好標準化實踐故事,以高標準引領高質量發展、助力高效能治理、保障高品質生活,讓城市標準化成為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堅實支撐。”劉暢表示。
值得關注的是,各城市可結合高質量發展標準化工作先進經驗,參與全國首個城市高質量發展團體標準編制工作,涵蓋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智慧六大維度的城市高質量發展標準編制方向的178個評價指標。優秀企業也可參與“企業質量融資增信”“適老產品質量等級評價”等團體標準的編制工作,以標準化賦能產業集群優化升級。
同時,高質量發展標準城市系列活動最終將選取10個樣板城市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和中國城市報融媒體矩陣重點宣傳,持續培育發展城市標準化文化,宣傳城市標準化行動進展成效和試點先進經驗,定期發布典型案例,形成全社會學標準、講標準、用標準的良好氛圍。
經濟社會越進步,對于行業標準化的要求就越高。對此,找準標準化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切入點和突破口是關鍵。高質量發展標準城市系列活動相關負責人介紹,活動將以“標準引領、媒體賦能、產業創新”三位一體模式,通過城市申報、專家參與、深度執行、成效傳播等流程,立體呈現城市發展成果,加速產業資源對接與商業活力提升。活動啟動后,將持續至明年7月結束,各城市和優秀企業可關注申報參與。
(中國城市報記者 張永超)
【文章據“《中國城市報》(2025年06月16日 第 11 版)”,轉發時有改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