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八項規定一子落地,作風建設滿盤皆活。”風化俗成需要時間,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是一場攻堅戰、持久戰。新征程上,推動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化風成俗,重要的一點就在于推動剛性約束向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的轉化,必須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在抓常、抓細、抓長上下功夫,推動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必須深刻領會其精髓要義,警惕將厲行節約異化為“一刀切”“層層加碼”的形式主義陷阱,防止損害政策初衷和黨群關系。
筑牢思想根基。部分黨員干部中存在的浪費現象,根源在于思想認識的偏差;同樣,落實中出現的機械執行、過度限制等問題,也源于對政策精神的淺表化、教條化理解。既要深刻理解鋪張浪費侵蝕黨的執政根基、疏遠黨群血肉聯系的危害,更要清醒認識到,脫離實際、違背民意的“表面文章”,同樣是作風不實的表現,會挫傷積極性、增加基層負擔,最終背離八項規定精神的核心要義——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聯系。 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是科學、精準、務實的節約,唯有筑牢“不想浪費”的思想堤壩,同時摒棄“為節約而節約”的僵化思維,行動才有正確方向。
強化行動自覺。 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厲行節約,關鍵在于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在公務活動上嚴要求、重實效: 堅決反對以“節約”名義搞“一刀切”等侵害群眾和企業正當權益的行為,剎住“車輪上的鋪張”、“舌尖上的腐敗”。在日常生活中立標桿、顯溫度: 帶頭踐行“光盤行動”,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生活,涵養勤儉家風。從節約點滴資源做起,彰顯品格修養。
健全長效機制。“小智治事,大智治制。”鞏固節約成果,防止反彈和異化,必須依靠科學完善的制度。強化精準監督約束, 重點監督奢侈浪費行為,同時警惕并糾治以“節約”為名行形式主義之實、增加基層負擔。完善激勵引導機制, 樹立“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鮮明導向,適時通報實事求是、精準施策、取得實效的節約實踐,營造務實、健康、可持續的良好氛圍。制度的籠子要扎緊,更要織密織準,確保勤儉節約成為符合實際、富有成效的行動自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