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上午,表演藝術家游本昌以92歲高齡莊嚴宣誓,加入中國共產黨。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委托中央組織部負責同志向游本昌轉達勉勵和問候。他表示,你有一顆炙熱的向黨之心,令人感動。希望你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帶動更多文藝工作者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建設文化強國貢獻力量。
是什么讓這位歷經滄桑的老人堅定地選擇與一億多名共產黨員站在一起?究其根源,是歲月洗禮后愈加堅定的理想信念,是信仰沉淀后煥發出的蓬勃生機。這反映出一個樸素的道理:入黨的信念,貴在堅定,不在年齡。
高齡入黨并非個例。電影《紅色娘子軍》原型人物之一王運梅102歲入黨;“全國法治宣傳教育模范個人”、與黨同齡的老人林建德在96歲時宣誓入黨;著名社會科學家、新中國成立以后山西大學第一任校長鄧初民73歲入黨……這些飽經滄桑的長者,正是在人生長河的沉浮與世事變遷中,日益清晰地聆聽到內心深處與黨的價值理念產生的強烈共鳴。更為可貴的是,他們對自己入黨有近乎嚴苛的要求。正如游本昌所言,“雖有入黨的心愿,卻一直埋藏在心里,總覺得自己做得‘還不夠’”。這份“不夠”的謙卑敬畏,使入黨動機剝離了功利浮塵,更顯純粹與珍貴。對他們而言,入黨絕非索取身份的光環,而是奉獻余熱的莊嚴承諾。
一個政黨能否始終贏得人心、凝聚力量,關鍵看其價值理念是否經得起時間檢驗,能否把不同時代、不同年齡的群體緊緊聚攏在一起。高齡入黨者們暮年追尋信仰的身影,如同一面歷史的棱鏡,清晰折射出中國共產黨跨越百余年的蓬勃生命力和歷久彌新的強大感召力。這份感召力從何而來?源于黨百余年奮斗中始終如一的實踐品格——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從烽火連天的革命歲月到篳路藍縷的建設年代,從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到氣勢恢宏的復興征程,黨在每個歷史關頭,都交出了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的答卷。這份沉甸甸的實踐偉力,讓歷經滄桑的人們真切體會到:黨的理論并非虛無縹緲的空中樓閣,而是深深扎根于中國大地的參天巨樹;黨的宗旨也絕非空洞蒼白的口號,而是融入民族血脈、指引奮斗方向的永恒燈塔。正是這種“人民至上”的初心底色和經世致用的實踐偉力,讓經歷過時代淘洗的心靈,最終自發而堅定地向黨“歸隊”。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中國共產黨黨員總數為10027.1萬名。這不僅僅是數字的累積,更是一個大黨生機勃勃、根基深厚的鮮活象征,是引領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磅礴力量?;赝麃頃r路,從嘉興南湖紅船上的點點星火,到如今擁有超過一億規模的先鋒隊伍,黨員數量的持續增長,本身就是對黨強大生命力與廣泛感召力最深刻的注腳。每一位黨員都應銘記這份來自歲月深處的啟示,黨員身份是畢生的修行,信仰的高度決定了生命的重量。廣大黨員要不斷擦拭初心、錘煉黨性,將個體的奮斗融入黨和人民的壯闊事業,在新時代的征程上匯聚起無堅不摧的磅礴偉力。
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之際,92歲的游本昌用行動證明,只要心中對真理有不懈追求、對人民有深沉熱愛,任何時候擁抱信仰、加入黨的隊伍,都正當其時。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歷經風雨而始終風華正茂,就是因為其價值理念始終吸引著懷揣赤誠的人們。新征程上,呼喚更多信仰堅定、熱愛人民的奮斗者同行,共同書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壯麗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