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q0q2i"></ul>
  • <ul id="q0q2i"></ul>
    
    
  • <abbr id="q0q2i"></abbr>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原創精品 > 核心期刊 > 論點摘錄 > 正文

    新農村建設不是簡單的搞“新村莊建設”

    【編者按】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了《關于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若干意見》,文件指出開展村莊人居環境整治、加快編制村莊規劃,加大對傳統村落及有歷史文化等價值的傳統村落和民居的保護,管護經費保障制度,加快推動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等。文件相關規定應該如何落實?如何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如何合理推進農民工市民化?就此,光明網記者采訪了國家行政學院社會和文化教研部主任龔維斌教授。

    【要點摘錄】

    ●村莊規劃要堅持一切從農村實際出發,減少行政干預,尊重農民意愿。

    ●對傳統村落的保護既要注重改善傳統村落基礎設施條件,更要加強對傳統村落文化遺產、人文環境、自然生態的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并不是所有村落都要保護,而是要對有較大歷史文化價值和民族特色的傳統村落和民居進行重點的、有針對性的保護。

    ●在當前我國農民收入普遍不高的現實下,住戶付費會增加農民的負擔,會造成部分農民的不理解、甚至反對。

    ●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一方面需要加大各級政府對農村基本公共服務的規劃和投入,另一方面需要鼓勵和引導多方面力量和資源參與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要從改革戶籍制度入手,區分大中小不同城市,根據城市的資源環境承載能力,測算轉戶成本,制定有差別的進城落戶條件,在保障農民工在農村合法權益不受損害的前提下,使其進退有據,充分尊重農民工的意愿,有序推進農民工市民化。

    光明網:《意見》中提出“要開展村莊人居環境整治。加快編制村莊規劃”,在新農村建設、新型城鎮化的大背景下,村莊規劃的要點是什么?

    龔維斌:村莊規劃應在鄉鎮域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等有關規劃的指導下,對村莊的產業發展、用地布局、道路設施、公共配套服務等等進行綜合規劃。以節約和集約為原則,合理利用資源、保護生態環境,改善村莊的生產、生活環境,要兼顧長遠與近期,考慮當地的經濟水平。

    制定村莊規劃,一方面要堅持一切從農村實際出發。充分考慮農民的生產方式、生活習慣、歷史文化以及居住方式。另一方面在村莊規劃的過程中應盡量減少行政干預,尊重農民意愿的原則。政府應傾聽農民的聲音,設身處地的去為農民辦實事、解決實際問題。凡是農民不認可的項目,不能強行推進。

    光明網:如何體現加大對傳統村落,特別是有歷史文化價值的傳統村落和民居的保護?現行法律對此的規定并不具體和規范。

    龔維斌:我國傳統村落蘊藏著十分豐厚的歷史文化信息和自然生態資源,是我國鄉村歷史文化、自然遺產的“活化石”,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然而,近年來,不少散落在相對偏僻、貧困落后地區的傳統村落的格局風貌、以及生態環境不斷遭受破壞。除了極少數被列為歷史文化傳統村落得到較好保護外,大多數傳統村落仍“散落鄉間無人識”,處于自生自滅的狀態,得不到有效保護。再加上傳統村落保護的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對有價值的傳統村落保護范圍不明確。此外,在新農村建設、城鎮化的大背景下,有的地方不考慮傳統村落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簡單地提出“舊村改造”口號。有的地方把新農村建設簡單地變成“新村莊建設”,盲目地搞整齊劃一的高層住宅模式,使傳統村落格局風貌和鄉土建筑遭受“毀滅性破壞”。

    在這里需要強調的是,農民對現代生活方式和品質的合理追求,對原有居住環境的不滿意會在一定程度上與對傳統村落及文化的保護形成一些矛盾。因此,在規劃村莊的過程中,需要保護具有一定的歷史文化價值的、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傳統村落。既要注重改善傳統村落基礎設施條件,更要加強對傳統村落文化遺產、人文環境、自然生態的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當然,并不是所有村落都要保護,而是要對有較大歷史文化價值和民族特色的傳統村落和民居進行重點的、有針對性的保護。這就需要加強立法,制定保護標準,確立保護程序、保護資金來源、責任主體、責任追究等。

    光明網:“實施村內道路硬化工程,加強村內道路、供排水等公用設施的運行管護,有條件的地方建立住戶付費、村集體補貼、財政補助相結合的管護經費保障制度。”

    龔維斌:《意見》中提出建立住戶付費、村集體補貼、財政補助相結合的管護經費保障制度,就是希望通過這一系列的手段和措施來切實解決和改善當前一些農村“垃圾靠風吹,污水靠蒸發”等由于基礎設施配套不足而導致的生態環境惡化問題。加強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美麗鄉村。

    但是,住戶付費就相當于城市生活中的小區“物業費”,在當前我國農民收入普遍不高的現實下,住戶付費會增加農民的負擔,會造成部分農民的不理解、甚至反對。這些情況會導致政策很難真正落實。因此,《意見》中明確指出是在經濟發展水平較好的農村推行、建立住戶付費、村集體補貼、財政補助相結合的管護經費保障制度。這是根據各地農村的具體情況提出的可行辦法,目的是因地制宜,逐步實施,不搞一刀切。

    光明網:當前城鄉差異如此巨大的情況下,如何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龔維斌:實現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有一個過程,需要一定的時間。首先要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例如,改善農村的交通、通訊條件,實現村村通電,保證農民能夠接受廣播電視信號;加強農村環境整治,確保用水方便安全。其次要著力改善農村生活服務條件,例如,加強和改善義務教育,提高辦學質量;加強和改善基本醫療條件,實現人人享有初級醫療保健;加強和改善農村文化建設,豐富農民業余精神文化生活;加強農村市場體系建設,為農民生產生活提供便利服務。三是要統籌城鄉社會保障制度和社會保障服務,主要有加強統籌和整合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醫療保險制度等,加強農村社會保險機構建設,提供經辦和服務水平。實現上述目標,一方面,需要加大各級政府對農村基本公共服務的規劃和投入,另一方面,需要鼓勵和引導多方面力量和資源參與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光明網:如何合理推進農民工市民化?

    龔維斌:“加快推動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積極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建立城鄉統一的戶口登記制度,促進有能力在城鎮合法穩定就業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實現市民化。”這里提出“有能力”是指要促進有穩定的職業、穩定的收入來源,以及生活的技能和基本保障的農民在城鎮市民化。

    農民工市民化的本質在于為農民工提供就業、養老、醫療、子女教育、居住等方面的平等保障,使其進城以后能夠與城市人一樣平等享受市民權益,享受城市發展成果。但是,由于傳統戶籍制度附著諸多不平等的權益和物質待遇,也由于長期的歷史積淀這種不平等不可能一風吹。因此,要從改革戶籍制度入手,區分大中小不同城市,根據城市的資源環境承載能力,測算轉戶成本,制定有差別的進城落戶條件,在保障農民工在農村合法權益不受損害的前提下,使其進退有據,充分尊重農民工的意愿,有序推進農民工市民化。

    [責任編輯:武潔]
    標簽: 建設   村莊   農村   龔維斌  
    亚洲狠狠ady亚洲精品大秀| 日韩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中文八零 | 国产精品久久毛片完整版|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不卡| 国产精品99无码一区二区|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成人久久网站| 最新国产精品视频| 精品日产a一卡2卡三卡4卡乱 | 国产成人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 亚洲精品在线视频观看| 99久热只有精品视频免费观看17|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表情包| 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 久热精品视频第一页| 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浪潮| 视频一区二区精品的福利|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码| 日韩精品无码区免费专区| 日韩精品无码一本二本三本 |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在线观看你懂的| 精品国产午夜肉伦伦影院|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本大道| 亚洲精品成人在线| 国产2021久久精品| 久久91这里精品国产2020| 国产在线精品福利大全| 99精品久久精品| 亚洲精品制服丝袜四区| 国产a∨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日韩精品免费在线视频| 久久精品国1国二国三| 无码囯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99亚洲精品高清一二区| 91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 97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中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无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电影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