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時代的文化創新與全球傳播——提升中華文化全球影響力研究》,江小涓等著,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出版。
本書研究數字時代的文化創新與全球傳播問題。這里先簡要介紹一下數字技術與文化相互關系這個時代大背景,以及從數字文化的消費、創意、生產和傳播角度觀察到的大場景,由此提示這項研究的意義和重要性,以及研究所涉及到的主要內容。
技術是人類社會物質和精神文明演進的重要推動力。工業革命以來,那些技術創新和應用密度高的產業得到快速發展,而那些技術創新和應用較少的產業發展滯后。長久以來,文化產業被認為是技術進步緩慢的低效率產業,因為文化創意和藝術創作等,基本特征是“純人力資本投入”,基本上沒有采用新技術新設備提高勞動生產率的可能。不能得到技術賦能,也就不能得到較快發展。
最近半個世紀,數字技術進步強勁,并展現出與文化產業的高度適配性。數字技術以極快速度和極大能量,全面賦能文化產業創意、生產、傳播、交易、消費全鏈條,對文化產業發展產生了巨大推動力。
數字技術極大賦能于文化消費。數字技術以一種前所未有的便捷方式、攜帶極為豐富的文化內容融入人們日常生活,極大擴展了文化對社會的滲透度和影響力。消費者無論閱讀能力如何,無論財富能力如何,都能用較低費用獲得以數字形態提供的多元文化服務。手機和平板電腦的便攜性和移動性,更加契合現代社會快節奏、時間碎片化、空間移動頻繁的特點。消費端的搜索技術使消費者能在網絡海量的文化產品中隨意選擇他們各自感興趣的內容。文化消費在消費者時間分配中的地位明顯躍升,文化消費的地位更加重要。
數字技術極大賦能于文化創作和生產。數字技術將個性化的文化創意創作靈感與強大的平臺能力相結合,匯聚了巨量的創作與傳播能量,海量內容以令人驚嘆的速度生產出來。那些文化創作“專業”能力不足的人群,也能將極富創意的靈感轉化為文化作品,分享自己的生活方式、情感、時尚、情懷及夢想等等。
數字技術極大賦能于文化傳播。智能分發技術極大提升了文化產品傳播的精準性,幫助生產者尋找到喜愛自己產品的消費者。數字壓縮技術帶來信息傳遞的長距離、高速度、大容量和高可靠性,使得文字、聲音、圖像等文化內容突破地域限制,在網絡空間中抵達任意地點。特別是5G技術提供的低時延高通量通訊能力,極大拓展了數字文化內容傳播的容量。并不受地域限制,向全世界消費者提供服務。
數字時代,文化是由社會全體成員共同創造和分享的,不可能屬于少數人,文化的普惠屬性極大加強。技術培育出簡便的創作工具、豐富的表現形式和暢通的傳播渠道,構成了廣袤肥沃的文化土壤,各類民眾審美追求、生活品味、自我表達和文化關系等都能發育和成長,搭載各類蘊意和情懷。數字文化已經是億萬人民的日常生活,是他們的精神寄托和娛樂方式。數字時代也有文化高原的隆起,見多識廣求新求變的消費者促使文化提供方不斷提升藝術水平,創造精品并構建出文化高地。數字時代當然也有文化高峰,最深刻的思想、最有難度的藝術成就和最個性化的藝術形態,總有少數人愿意挑戰,數字時代不會例外,高峰聳立激勵有志者奮斗攀登。
中國數字文化市場是全球最有活力和鮮明特色的市場之一。中國市場之大,網絡用戶之多,可以容納多個創作和傳播平臺,使大型平臺的優勢和激烈競爭的優勢能夠并存,催生頻繁創新,提供大量高質量的文化產品,市場之大還能容納大量的小眾創意起步、生存和發展,構成多彩圖景。數字時代,傳統文化是重要的產業資源。作為傳統文化數千年一系的文明古國,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豐厚多樣,文化知識存量巨大,我國數字文化產業發展有著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我國數字文化產業能夠萃取獲得和轉化創新的文化資源是海量和多元的。數字能夠對傳統文化進行再創造,以新創意和新設計將傳統文化融入現代生活、當代審美、當代價值觀,開發出傳統文化的新型載體和表現形態,向世界傳遞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和當代價值。得益于數字技術創造的便利與效率,中華傳統文化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和速度,持續創造內涵豐富的文化產品,極大豐富了當代國人的文化消費內容,極大提升了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將跨越時空超越國度,源源不斷呈現于世并永久傳承。
本項研究希望能夠向讀者呈現出這樣的場景:數字技術如何全面賦能于文化領域,造就今日之繁榮景象;人類文化需求如何被激發出來,洶涌澎湃,給數字技術如此廣闊的用武之地。希望能夠向讀者傳遞這樣的理性和信心:技術與文化將繼續相互加持,彼此成就,對技術發展方向和文化創新傳承產生深遠影響。
(作者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社會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行政管理學會會長。本文為《數字時代的文化創新與全球傳播——提升中華文化全球影響力研究》序言,發表時有刪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