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風建設成效如何,人民群眾最有發言權?!蛾P于在全黨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的通知》指出,開門教育要注重群眾參與,接受群眾監督。無論是查擺問題還是集中整治,都不能關起門來搞自我革命。擦亮“中央八項規定”這張金色名片,必須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始終堅持“開門問診”,從民之所呼查糾風腐頑疾,以干群同心激揚清風正氣,用群眾可感可及的實際成效推動作風建設持續向好。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轉變作風不能“自說自話”“自彈自唱”,要拿出“打開天窗說亮話”的勇氣,以徹底的開放姿態直面質疑,依靠群眾查病灶、挖病根,讓作風問診更精準。既要廣開納諫之門,通過民意懇談會、線上留言板、面對面走訪等多種形式,拓寬民意征集渠道,傾聽基層更多元的訴求;也要叩開群眾心門,以群眾聽得進、看得懂、聊得來的宣傳方式,積極加強思想引導,全面打消顧慮,讓百姓對風腐問題“敢提”“愿提”“真提”,捕捉一線最真實的聲音。
改進調查研究作為中央八項規定的開篇之首,是黨員干部作風轉變的“試金石”。作風建設好不好、硬不硬,很大程度體現在調查研究深不深、實不實上。整治作風建設中的頑瘴痼疾,必須練好調查研究的基本功,聚焦關切“對癥下藥”。要以問題導向引領調研方向,主動到問題困難集中、群眾呼聲強烈、工作打不開局面的地方去,圍繞群眾急難愁盼和風腐易發環節,深剖細研、刨根問底,全面梳理作風建設的短板弱項。要以效果導向強化成果運用,把問題解決與群眾受益緊密結合起來,以“點亮一盞燈、照亮一大片”為原則系統總結經驗教訓,用最短的時間拿出務實管用的舉措,推動各項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問題銷號清零。
推進黨的作風建設,群眾不僅是參與者、監督者,更是閱卷人。作風整改成效如何,不能只看總結報告中的數據“盆景”,而要把“群眾滿不滿意、高不高興、答不答應”作為考評標尺。要以群眾反饋推進作風建設長效化,定期公布教育整改階段成效,根據群眾評判意見,及時“返工”“補課”,精準校正“誤差”“偏差”,確保問題整改到位。要以群眾評價激勵干部擔當作為,完善干部群眾評議考核機制,讓群眾口碑成為干部能上能下的重要參考依據,引導干部找準初心坐標,立足崗位為民擔當、為民盡責,用群眾可感可及的工作實績取信于民,以作風建設新成效不斷厚植黨執政的群眾基礎。(作者:曹曉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