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習近平總書記給謝依特小學戍邊支教西部計劃志愿者服務隊隊員回信強調,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發光發熱,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青春力量。世界在變、時代在變,但青春的熱血勇敢不能變。青年干部多些“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剛健,用每一個腳印記錄成長,用每一滴汗水熔鑄記憶,回應祖國和人民的需要,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必將成就事業發展的嶄新氣象。
信念始終如一,追夢不懼路遠。回望我們黨的奮斗征程,青年始終是奔涌向前的先鋒力量。從烽火歲月中拋頭顱、灑熱血的年輕革命者,到建設時期扎根基層、默默奉獻的青年模范,一代代中國青年用赤子之心鑄就時代豐碑。從“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的夏明翰到“共產黨員的意志是鋼鐵”的江竹筠,從“寧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王進喜到“清澈的愛,只為中國”的陳祥榕,鏗鏘誓言里挺立著以身許黨、青春報國之志。信念始終如一,這里的“一”是一條心、一根筋、一股勁,是執著的追求、畢生的堅守。對于青年干部來說,志向應“一生堅守”而非“一時熱血”,應“落在腳下”而非“掛在嘴邊”,把追夢的行動刻進生命的年輪里,為黨旗下的承諾終生奮斗。
去跨山、去蹚河,壯闊的人生就在腳下。青年時期,有許多等待著我們去嘗試、探索和體驗的事物。每一座山,常能看到不一樣的風景;每一條河里,總能摸到不一樣的石頭,每一種體驗,都是人生中寶貴的財富。作為青年干部,只有翻過這座山、蹚過那條河,才能找到自己青春的“答案”。當青春向著廣袤鄉村奔涌,青年干部的所學所長會成為田間拔節的稻子、產業興旺的圖景、群眾臉上的笑意。當青春向著急難險重的一線奔涌,會洗去那些怯弱畏縮的情緒,磨礪膽氣、骨氣。新時代的青年干部,更加需要“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自信自強,不要暮氣要朝氣,不要嬌氣要底氣,在實踐鍛造中增智長才,闖出一片嶄新天地。
堅持必將出彩,因為汗水灑得足夠多,不可能不開花、不結果。什么是堅持?蒼茫戈壁上,有不怕干渴的紅柳;無際沙漠間,有不怕風沙的胡楊。環境越是艱苦,越是不屈不撓,越是煥發出蓬勃生命力,這就是堅持。青春需要壓不垮脊梁的韌勁,需要與困難搏擊到底的力量。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唯有一棒接著一棒跑,永不氣餒、永不懈怠,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方能匯成這個時代的無限精彩。(作者:郭素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