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基因與國家發展的深層力量。在新時代的文化建設征程上,我們既要守護傳統文化的根脈,又要萃取世界文明的精華,創新開拓未來之路。
守護傳統文化的厚重之美,需要黨員干部筑牢文化自信的根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蘊含著精神標識和價值追求。“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傳承和發展的根本,如果丟掉了,就割斷了精神命脈。”從《周易》的“天人合一”到孔子的“仁者愛人”,從諸子百家的思想爭鳴到詩詞歌賦的藝術瑰寶,這些文化基因塑造了中華民族的性格特質。黨員干部要當好傳統文化的守護者,深刻認識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讓文化根脈生生不息,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煥發新生。
擁抱外來文化的共生之美,考驗黨員干部開放包容的智慧。全球化時代,文化的交流互鑒已成為不可阻擋的潮流。從佛教傳入中國后與本土文化的融合,到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理論創新,歷史證明,開放包容是文化繁榮的必由之路。黨員干部應樹立世界眼光,積極搭建文化交流平臺,在尊重差異中尋求共識,在互學互鑒中豐富發展。既要防止文化自卑,也要避免文化自負,以辯證思維汲取外來文化的有益養分,當好文化交融的促進者,美美與共,推動中華文化在交流中不斷豐富內涵。
開創創新文化的新生之美,呼喚黨員干部勇立時代潮頭的擔當。創新是文化發展的不竭動力,只有不斷推陳出新,文化才能永葆生機。數字技術為文化創新提供機遇。從人工智能創作的文化作品到虛擬現實技術呈現的文化場景,創新正在重塑文化的形態和內涵。黨員干部應主動擁抱變革,加大對文化領域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為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提供助力。黨員干部要營造有利于創新的政策環境,培育文化創新的土壤,讓一切文化創造靈感充分涌流,當好文化創新的引領者,讓文化發展始終煥發活力。(江山市委組織部 聶路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