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民生活幸福是習近平總書記心中的“國之大者”,2012年11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時的講話中指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北京市朝陽區十八里店鄉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南部崛起”戰略,積極落實區域發展規劃,在橫街子村城中村改造過程中,踐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以“防風險、保安全、促穩定”為主線,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消防安全工作措施,實現了城中村改造“零火情、零事故”,有力有效地維護了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為同類區域改造發展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一盤棋”統籌,構建安全責任體系
堅持將消防安全納入城中村改造工作全周期管理體系,成立由消防、公安、鄉平安建設辦、鄉綜合行政執法隊及村委會等多方參與的工作小組,通過建立“日調度、周研判、月總結”機制,工作有布置有檢查,確保壓實責任高效運作。因地制宜設立“一辦三組”,推行“網格化”管理模式,將城中村改造區域劃分為6個責任片區,明確工作內容及職責,確保安全措施逐一落到實處。
“全鏈條”防控,創新隱患治理機制
針對城中村改造區域電氣線路老化短路、電動自行車違規停放充電、易燃可燃雜物堆積等突出問題,通過“人防+技防+物防”的方式,打出治理組合拳。一是依托鄉級消防指揮中心,構建“空中+地面”立體監控網。利用村內原有治安監控設備從地面監控城中村改造區域人、地、事、物等情況,利用“火眼”紅外熱感監測系統從高位監控火情,一旦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安排人員現場處置。二是開展“拉網式”隱患排查。針對騰空房屋、電氣線路、大件垃圾回收堆放點、安全疏散通道、電動自行車、消防設施器材等進行重點排查。對于能夠立即消除的隱患,及時處理,不能夠立即消除的隱患,進行重點巡查,并安排專人盯守。三是針對村民、租戶、商戶等不同群體,采取“敲門入戶、微信群發”等方式開展差異化宣傳,針對性觸達,確保安全知識入腦入心。
“多維度”保障,完善應急處置能力
立足城中村改造區域火災風險隱患突出的特征,構建“135”應急體系,即“1分鐘響應、3分鐘處置、5分鐘增援”。一是配足工作力量。由鄉里抽調精干力量和朝陽區消防救援局專業力量共同組建24小時消防工作專班,實行24小時輪崗制度,確保全天候無死角管控。二是添置專業準備。依托原有小型消防站,在原有消防設施設備的基礎上,鄉里配備了單兵滅火設備、小型載水車,加上朝陽區消防救援局支援的裝載有背負式細水霧滅火裝置、正壓式空氣呼吸器、消防剪切鉗以及干粉、水基滅火器等專業設備的細水霧巡邏車,為快速應對各類火情提供了有力保障。三是做好規劃工作。規劃城中村改造區域消防通道,定期巡查清除障礙物,確保救援通道暢通。
通過一系列消防安全工作措施的實施,十八里店鄉橫街子村城中村改造人員騰退及房屋拆除過程中,實現了火災事故“零發生”,消防安全形勢保持持續穩定。隨著城中村改造工作的持續推進,十八里店鄉將繼續完善長效機制,為首都城鄉結合部推進城市化進程提供更多“安全樣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