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家庭和睦、家教良好、家風端正,子女才能健康成長,社會才能健康發展。”每一個黨員干部都應當將家風建設作為必修課,以清正家風鑄就拒腐防變的堅固防線,讓家庭成為廉潔從政的堅強后盾,持續涵養新時代良好家風。
良好家風是家庭面貌的呈現,也是共產黨人優良政治品格的彰顯。焦裕祿同志要求子女熱愛勞動,告誡家人“不能不勞而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谷文昌同志告誡家人“不許沾公家的一點油”……為全黨全社會樹立了家風表率。家風建設的關鍵在于黨員干部的率先垂范。黨員干部只有管好“家里的人”,才能辦好“大家的事”。立家規、嚴家教、正家風,讓清正家風與優良黨風同頻共振。
“正人先正己”。黨員干部的言行舉止,就是最生動的家風教材。黨員干部既要善用言教啟迪家人,更要以身作則樹立標桿。唯有秉持表里如一的操守,保持知行合一的作風,才能真正贏得家人的信服、敬重與跟隨。錘煉黨性修養,培養健康向上的興趣愛好,切實履行家風建設責任,黨員干部要注重對家人的思想引導和紀律教育,培養他們遵紀守法、廉潔自律的品格,堅決抵制任何特權思想和行為。密切關注家人的言行舉止,發現問題及時糾偏,做到防微杜漸。若親屬出現違紀違法行為,更應秉公處理,不包庇、不縱容,以行動詮釋對黨忠誠與對家庭負責的統一。
優良家風是培育崇德向善社會風尚的重要基石。黨員干部的示范帶動,能夠為全社會營造見賢思齊、擇善而從的道德氛圍。個人成長與集體發展休戚相關、互為促進。良好家風的熏陶,讓人們在公共生活中自然踐行尊師重道、濟弱扶傾、言而有信的美德;在公共領域自覺維護社會公序、珍視公共資源、守護公共設施;在處理人與自然關系時秉持綠色發展理念,踐行節能減排、珍惜資源的生態倫理。這種潛移默化的家風教化,不僅指引人們主動承擔法律責任、家庭義務和社會擔當,更是凝聚民族精神、維護社會和諧的重要紐帶,為精神文明發展筑牢根基。
國無廉則不安,家無廉則不寧。唯有以清正家風滋養社會正氣,自覺傳播廉潔文化,構筑堅固的家庭“防腐堤壩”,方能推動形成愛國愛家、向上向善的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作者:吳曉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