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忙忙碌碌,只是機械做事,陷入事務主義,是很難提高認識和工作水平的。”作為基層干部,干事創業是職責所在,抓好落實工作千頭萬緒,事務多是必然的,然而,忙也要忙得有章法,要找對干事方法,做忙而有序、忙出實效的干部。
現實中不乏“忙而無效”“越忙越亂”的現象。個別干部每天看似忙得團團轉,真正深入群眾、解決實際問題的時間卻少之又少;臺賬材料做得滿滿當當,群眾獲得感卻寥寥無幾;任務清單列了一籮筐,成效清單卻空空如也。個別地方以會議貫徹會議、以文件落實文件,層層開會、層層傳達,導致基層陷入“文山會海”;或是考核機制扭曲,將“做了什么”等同于“完成了什么”,導致基層不得不花大量精力“編數據”“造痕跡”。此外,一些干部統籌協調能力弱,分不清任務的輕重緩急,面對繁雜任務,只能被動應對、見子打子,結果往往是事倍功半。
要讓基層干部真正做到“忙而有序,忙出實效”,須從多方面協同發力。一是優化頂層設計,切實為基層減負松綁。各級黨委、政府應堅持實事求是原則,精簡會議數量、控制發文頻次、壓縮檢查評比,杜絕“過度留痕”“層層加碼”等現象。對確需開展的工作,要統一部署、整合安排,避免多頭指揮、重復布置,讓基層干部輕裝上陣。二是完善考核機制,樹立以實績為導向的評價體系。考核指標要科學合理,注重群眾滿意度和實際成效,減少不必要的過程性材料要求。采取“四不兩直”調研方式,推動由“看材料”向“看現場”轉變,由“聽匯報”向“聽民聲”轉變。三是加強統籌協調,提升治理體系效能。建立跨部門協作機制,打通信息壁壘,實現資源共享;推行任務清單制,明確職責邊界,防止“屬地責任”泛化濫用;強化上下聯動,確保任務分配與資源配置相匹配。四是加強干部培訓,提升履職能力和治理水平。通過輪崗交流、實踐鍛煉等方式,幫助基層干部掌握科學的工作方法,提高統籌謀劃、分類施策、精準執行的能力,做到既“接得住”任務,也“干得好”事情。
真正的忙,不是形式主義的層層加壓,而是久久為功的精準落實;不是應付檢查的材料堆砌,而是推動工作取得實質成效。讓“真忙”有價值、“假忙”無市場,既是新時代推進基層治理現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對廣大基層干部堅定的支持和溫暖的回應。(作者:唐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