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作風問題具有反復性和頑固性,不可能一蹴而就、畢其功于一役,更不能一陣風、刮一下就停,必須經常抓、長期抓”。加強作風建設,貴在把握“常”“長”二字——“常”是基礎,就是要經常抓、見常態;“長”為升華,就是要持久抓、見長效。新時代新征程,唯有認識到作風建設不是“一時一地”之事,摒棄“一陣風”運動式思維,發揚釘釘子精神,把紀律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經常,才能將作風建設不斷引向深入,以優良黨風引領社風民風。
出現作風問題,說到底都與思想防線不牢固有關。思想防線一旦松動,作風問題便會乘虛而入。推動作風建設行穩致遠,首要在于筑牢思想堤壩,并不斷“巡堤檢修、培土加固”。廣大黨員干部要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黨的作風建設的重要論述,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提高思想覺悟,廓清思想迷霧,從內心深處認識到長期抓作風建設的重要性。持續深化以案促學、以案促改,通過觀看警示教育片、邀請群眾講述作風變化感受等形式,于一件件典型案例中敲響思想警鐘、一場場群眾座談中校準行為坐標,不斷增強主觀自覺,保持初心本色。
把握好作風建設的“常”與“長”,須牢記查出問題不是目的,整改到位才是關鍵。作風問題本質上是黨性問題,查擺問題要敢于“見筋見骨”。廣大黨員干部當把問題導向貫穿始終,系統梳理調研發現的問題、推動發展遇到的瓶頸、群眾反映強烈的訴求,尤其注意各種隱形變異行為,形成全面具體、針對性強的問題清單。針對能夠及時改的,明確時限和要求,按期整改到位,一時解決不了的,也要緊盯不放,明確階段性目標,防止久拖不決、整而不改。做到既能健全督查問責機制、暢通群眾監督渠道,更能舉一反三、深挖根源,通過“解決一個問題、堵塞一批漏洞、完善一套制度”,實現從“當下改”到“長久立”的轉變。
要把作風建設不斷推向深入,就必須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拿出更多創新改革舉措,把老百姓的事情一件一件辦好,不斷提升群眾的舒適度、滿意度。廣大黨員干部要擰緊“過緊日子”的制度螺栓,筑牢勤儉節約、反對浪費的意識,將錢用在“刀刃”上,騰出更多資金用于發展所需、民生所盼。注重讓群眾參與,做到政策方案允許被“現場挑刺”、工作舉措敢于被“全程監督”,及時回應人民群眾新期待、新要求,轉作風抓落實要讓群眾可感可及,切實將作風建設成效化作街頭巷尾的“煙火溫度”,融入百姓生活的日常光景。(作者:劉茗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