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是黨員干部做好各項工作的基本功、必修課。調查研究的功夫,反映的是黨員干部的能力水平、工作作風。
調查研究首先要把調查做實,把問題找準、根子挖深。基層情況千差萬別、紛繁復雜,如果問題找不準、“病灶”挖不深,很容易陷入“霧里看花”“管中窺豹”的困境,解決問題、推動工作也就無從談起。調查研究不能搞表面功夫,要在“求真”上下功夫,真聽、真看、真感受,與群眾身挨身坐、心貼心聊,用真心真情與群眾交心,打開群眾的“話匣子”,讓群眾愿意敞開心扉,說實話、說真話、說心里話。要拜群眾為師,甘當“小學生”,不懂就問、不清楚就問、不了解就問,善于從人民群眾中汲取智慧力量。
調查研究的過程,必須要“調”“研”并重,二者缺一不可。提高調查研究質量,要在做實“調查”的基礎上,真研究問題、研究真問題,深刻剖析問題根源,加強研究分析,用好政策資源,提出有效管用、切實可行的對策措施。要透過現象看本質,善于舉一反三、以點帶面,避免“頭疼醫頭、腳疼醫腳”,通過“系統診療”表里兼治,做到解決一個問題、堵塞一批漏洞。
解決問題、推動工作、助力發展是調查研究的目標。衡量調查研究做得好不好,不是看聲勢規模大不大、報告寫得好不好,關鍵要看調查研究的實效,看調研成果的運用,看是不是真正解決了問題。做好調查研究,要以群眾的呼聲為“第一信號”,聚焦群眾的所思、所急、所憂、所盼,使各項決策部署體現民意、反映民情、契合民心、聚合民智,贏得廣大群眾的真心擁護和支持,真正把調查研究作為轉變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提高履職本領、強化責任擔當的重要途徑。做好調查研究,要以高質量發展中遇到的各類矛盾問題為重點,通過研究新情況、分析新形勢、解決新問題,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