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日韩在线_国产一区二区视频在线_祥仔av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中文官网资源新版中文第二页在线观看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每日推薦
首頁 > 理論 > 正文

新時代文物保護與傳承煥發新活力

【摘要】文物是歷史的見證,承載著人類文明的記憶與智慧結晶。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保護文物,堅持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我國文物保護工作取得歷史性成就。文物作為人類留存下來的具有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的財富,對其進行合理的開發利用,是文物保護的一種有效途徑,能夠增強文物的生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文物的活化利用讓其在當代彰顯出蓬勃生機,成為連接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文化紐帶,進而為豐富現代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推動人類文明發展進步貢獻力量。

【關鍵詞】文物保護 活化利用 科技賦能

【中圖分類號】D122 【文獻標識碼】A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5000多年文明積淀孕育出無數令人驚嘆的文物珍品。這些文物是中華文明綿延賡續、燦爛輝煌的鮮活例證,不僅蘊含著厚重的歷史,見證了古人的智慧與審美,而且肩負著傳承歷史文化、維系民族精神的使命,堪稱中華民族智慧與創造力的豐碑。文物不可再生也不可替代,是歷史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保護文物,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文物保護工作,站在中華民族永續發展、中華文明永續傳承的戰略高度,系統謀劃部署文物保護工作,為文物工作擘畫藍圖、指引航向。新時代中國文物保護工作取得歷史性成就,走出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文物保護之路。

新時代中國文物保護工作的突出成就

在現代化建設中,如何保護文物是全球普遍存在的尚未根本解決的問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來,我國本著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的精神,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保護文物,堅持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

堅持依法治理,構建較為完備的文物保護法律法規體系。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文物保護的法治規范建設,根據科學保護原則和文物工作的實際情況,多次修正和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強調文物依法管理、科學管理,落實文物保護的主體責任,并在有效保護的基礎上推進文物合理適度利用和開發,文物保護狀況不斷改善,保護成效彰顯。此外,出臺了《博物館條例》《關于進一步加強文物工作的指導意見》《關于促進文物合理利用的若干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強文物安全工作的實施意見》《關于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見》《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下文物保護管理條例》等一系列具有針對性的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逐步構建起以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為統領,6部行政法規、10部部門規章、400多部地方性法規為主體的文物保護法律體系①,為推進文物全面保護、系統保護、整體保護,精細化、科學化保護利用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和政策支持,構筑起依法保護文物的“銅墻鐵壁”。

落實主體責任,形成黨政主導社會參與的多方共治格局。在不斷完善文物保護法規政策體系的同時,我國逐步形成黨委領導、政府負責、部門協同、社會參與的文物工作格局。充分發揮黨在文物工作中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我國文物保護工作依法行政得到積極推進,決策更加科學,執法取得明顯成效。充分發揮政府在文物保護中的主導作用,強化制度供給和資源要素支持。健全文物安全長效機制,全面落實文物安全主體責任、監管責任和直接責任。構建國家文物督察體制,強化文物行政執法。各部門統籌協作推進文物保護不斷深化,全國文物安全工作部際聯席會議機制、流失文物追索返還部際協調機制充分發揮作用。近年來,地方黨委、政府壓實主體責任,全國30多個省份已將文物安全工作納入政府年度考核評價體系。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健全社會參與機制,調動社會力量參與文化遺產保護的積極性。我國當前參與文物保護的社會力量,主要有企業、社會組織與個人三種主體。企業深度參與文物保護、展覽運營等方面工作,包括企業出面認領認養文物保護單位,出資對文物進行修繕和利用;公益性社會組織通過設立文物保護基金會,為文物保護籌集資金;文物保護志愿者隊伍不斷擴充壯大,人民群眾參與熱情持續高漲。例如,山西、河南、甘肅、新疆等地在偏僻地區建立“文物保護員制度”,助力不可移動文物保護。

堅持保護第一,實施對文物的全面普查和系統性保護。我國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方針,加大對文物的普查搶救保護力度。文物普查是國情國力調查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第一次全國文物普查從1956年開始,對全國文物狀況有了基本了解。在此基礎上,1961年國務院公布第一批180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二次全國文物普查自1981年開始,規模大、時間長、調查內容廣泛,建立了較為全面的文物檔案,文物保護管理水平得到提升。2007年至2011年,國務院組織實施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全國共登記不可移動文物766722處,基本查清了全國不可移動文物資源家底,為后續文物保護工作提供了依循。2012年至2016年,國務院開展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登記國有可移動文物1.08億件/套,相應加強館藏文物保護管理。自2023年11月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啟動以來,文物普查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76.7萬處“三普”登記文物全部完成復查,新發現文物數量超13萬處;實現了文物六大類型63個細類和全國所有縣級普查單元的“兩個全覆蓋”;完成全國石窟寺及摩崖造像、古代名碑名刻文物、革命文物資源等調查公布,文物資源家底基本摸清。②普查不僅全面掌握文物的數量、分布和保存狀況,還發現大量具有重要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的文物。例如,2022年9月28日國家文物局發布的湖北鄖陽學堂梁子遺址的最新考古成果,出土的“鄖縣人3號頭骨”化石,對研究人類起源與演化具有重大意義,豐富了我國古人類化石的資料寶庫。

此外,文物保護狀況全面改善,以文物資源為主干,有力支撐長城、大運河、長江、黃河、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十四五”時期,各級財政文物保護專項經費持續投入,近2000項全國重點文物保護修繕工程有力推進,1200余項館藏文物預防性保護項目有效實施,37個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集中連片保護。我國進一步完善流失文物追索返還工作制度安排,協同各方,凝聚合力,推動中國文物“回家”。“十四五”期間,有圓明園石柱、豐邢叔簋等35批次537件/套流失文物回歸祖國,特別是迄今為止發現最早的帛書——長沙子彈庫戰國帛書《五行令》《攻守占》,在流失海外79年后回歸祖國。

推進科技賦能,提升文物修復保護利用的質效。科技創新是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動力,《“十四五”文物保護和科技創新規劃》對推進文物保護科技創新作出整體部署,《關于加強文物科技創新的意見》進一步增加對文物保護科技工作的政策供給。近些年,我國強化文物保護關鍵共性技術攻關,設立40家重點科研基地,聚焦文物“防、保、研、管、用”等應用領域開展科技攻關,取得重要進展,突破土遺址、絲織品、壁畫等文物保護關鍵技術,以科技創新提升文物保護利用質效。從古建筑到館藏文物,從墓葬到石窟,從陶瓷到金屬,從壁畫到絲織品,文明賡續、文脈傳承,科技的力量愈加顯現。在文物資源調查方面,地理信息系統、衛星遙感探測等先進技術手段的運用,提升工作精準性和效率。在文物修復方面,研發出新型脫酸、加固材料,有效延長紙質文物的壽命。運用縮微技術搶救珍貴文獻,將古籍文獻轉化為縮微膠片,達到占用空間小、保存壽命長、便于轉化利用的效果。在不可移動文物保護方面,利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現代科技手段,通過高清影像對文物的空間、紋理信息進行數字化采集,建立信息數據庫,實現文物的永久性數字化保存。在大型遺址監測方面,衛星遙感、無人機、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手段廣泛應用,石窟寺巖體穩定性評價、土遺址病害診斷評估、防風化技術研發系統化推進,能及時發現遺址周邊環境變化對文物造成的潛在威脅,大幅提升文物風險監測預警的能力。

深化考古研究,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近些年,我國深刻把握考古工作的重大使命,開展“考古中國”重大項目研究,努力回答好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這一重大命題。文物考古不是封閉的學術工程,而是開放的社會實踐,唯有融入民生、賦能社區、對話世界,方能在保護與利用間找到可持續的平衡點。“十四五”時期,“考古中國”重大項目取得重要進展,批復實施的7700余項主動性考古發掘和基本建設考古項目成效顯著,鄖縣人、皮洛、良渚、二里頭、三星堆遺址等一系列考古發現,實證了中國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揭示了中華文明“多元一體、兼容并蓄、綿延不斷”的總體特征。深化考古研究,增強中國考古學在國際考古學界的影響力、話語權。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構建起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交叉融合的研究范式,提出文明定義和認定進入文明社會的中國方案,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作出原創性貢獻。我國館藏文物智能展柜、考古發掘方艙、移動實驗室等專用裝備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南海西北陸坡一號、二號沉船深海考古邁向世界先進水平,上海長江口二號古船成功實施整體打撈和考古發掘,推進考古跨學科研究,開創出水脆弱文物保護新范式。③這些彰顯出我國考古學的強大實力,增強了我國在國際考古學界的話語權。

讓文物“活”起來:加強文物價值的挖掘闡釋

文物作為歷史的見證,承載著人類文明的記憶與智慧結晶。文物和文化遺產不僅生動述說著過去,而且深刻影響著當下和未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系統梳理傳統文化資源,讓收藏在禁宮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④推動文物保護傳承與活化利用,已成為文化發展進程中的一項重要任務。文物的活化利用讓文物在當代彰顯出蓬勃生機,成為連接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文化紐帶,進而為豐富現代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推動人類文明發展進步貢獻力量。

以人民為中心,挖掘文物價值不斷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習近平總書記堅持把人作為文化建設的核心,把滿足人民群眾文化需求作為文化建設的根本目的,提出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近些年,我國發揮文物資源獨特優勢,加強文物價值的挖掘闡釋和傳播利用,讓文物活起來,在不斷滿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方面產生積極影響。

一方面,加強現代博物館體系建設,保障人民群眾文化權益。神州大地上俯拾皆是的文物資源,日益成為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方面。博物館是保護和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殿堂。“十四五”時期,我國基本建立起類型豐富、主體多樣、功能完備、普惠均等的現代博物館體系,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有力保障人民群眾文化權益。據統計,截至2024年底,全國備案博物館數量達到7046家,平均每20萬人擁有一家博物館,其中免費開放6444家,占比91%以上,年接待觀眾近15億人次。⑤這些博物館不僅是文物的收藏和展示場所,更是文化傳播的重要平臺。全國每年舉辦展覽超4萬個、教育活動超50萬場次,有力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傳承發展,充分發揮博物館的教育功能,增強人民精神力量。此外,革命紀念館體系基本形成,革命文物教育功能充分彰顯。全國革命紀念館超過3000家,年均舉辦革命、建設、改革主題展覽超過3000個,6億人次觀眾走進革命遺址和紀念場館。⑥越來越多的人深情回望歷史,感受偉大精神,汲取奮進力量。博物館事業蓬勃發展與人民群眾美好生活,實現“雙向奔赴”。

另一方面,推動文物活化利用,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文物作為人類留存下來的具有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的財富,對其進行合理的開發利用,是文物保護的一種有效途徑,能夠增強文物的生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通過活化利用文物,使古老的文化遺產煥發出勃勃生機,實現文物保護與文化產業的良性互動。近些年,我國探索文物保護與旅游相結合的新機制新方法,利用文物資源開展文化旅游活動,發展“文物游”“考古游”“博物館游”,發布近400條文物主題游徑,讓公眾得以“跟著文物游中國”。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表達,打造沉浸式文物體驗場景,開發適應現代消費需求的文創產品。⑦例如,近年來,故宮博物院在嚴格保護文物的同時,強化對文物的活化利用。在文創產品開發方面,以故宮文物為靈感源泉,開發出文具、飾品等多樣化的產品,既具備實用性,又創新傳播了文化;在多樣文化活動方面,將現代科技與傳統文化相結合,舉辦故宮夜場燈光秀等活動,打造智慧景區,吸引更多人關注歷史文化。此外,在文物活化利用實踐中,利用三維(3D)、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等新技術,打造沉浸式文物展示空間和數字化傳播平臺,實現文物數字化資源的跨時空廣泛傳播。例如,“數字敦煌”“數字故宮”等,將文物資源與現代科技手段相結合,讓觀眾身臨其境地感受文物魅力。

加強交流互鑒,發揮文物資源獨特魅力講好中國故事。一部人類發展史,就是一部多樣文明交流互鑒、共生并進的歷史。具有鮮明國家民族特色的中國文物,不僅在世界文化寶庫里占據一席之地,更能向世界展現豐富多樣的文化內涵、傳遞包容互鑒的價值理念。

一方面,積極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文物是人類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是促進不同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載體。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傳承利用,推動中國從世界遺產大國邁向保護管理強國。“十四五”時期,“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西夏陵”等文化遺產相繼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中國的世界遺產總數達到60項,位居世界前列。⑧“景德鎮手工瓷業遺存”“三星堆—金沙遺址”“江南水鄉古鎮”“海上絲綢之路”申遺工作正在穩步推進。我國通過申遺工作打造一批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文化符號,向全世界展示中國的悠久歷史、文化取向和中華民族的精神追求。近些年,一大批文物進出境精品展覽擦亮中國文化遺產的“金色名片”,舉辦文物進出境展覽和交流活動300余場。推出“秦漢文明展”“絲綢之路”等文物外展知名品牌,引進“金字塔之巔:古埃及文明大展”等重磅文物進境展覽,文物資源在講好中國故事和開展文明交流實踐中發揮獨特作用。在對外的文化遺產國際治理參與上,我國依據逐漸形成的、較為豐富的遺產保護理論體系和保護實踐經驗,為國際文化遺產保護貢獻“中國方案”。例如,《中國文物古跡保護準則》融合國際原則與中國實踐的特點,是中國對國際文化遺產保護事業做出的一項重要貢獻。

另一方面,踐行全球文明倡議,推動文明交流互鑒。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多樣共存、互鑒共進、合作共享,加強文化交流,倡導文化平等,保護文化遺產,推動文化創新,加強文化合作,讓人類創造的豐富多彩的文化造福更多民眾,讓世界更加美好。”⑨“十四五”時期,由我國倡議的首個區域性文化遺產領域政府間國際組織“亞洲文化遺產保護聯盟”正式成立,成員國、伙伴國、觀察員國擴展至20個;由我國牽頭成立國際標準化組織文化遺產保護技術委員會,為文化遺產國際治理體系建設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由我國牽頭發起的世界絲綢互動地圖、“瓷器起源、傳播與全球化”等國際文物科技合作計劃吸引了國際學術界的廣泛參與,中國在文物領域的國際地位日益提高。我國在4個國家開展6處文物古跡保護修復,49項中外聯合考古項目涉及28個國家和地區。⑩中國正用實際行動踐行全球文明倡議、不斷豐富世界文明百花園,文物在促進人類文明交流互鑒中的價值不斷凸顯。

從守護到賦能:推進中國文物保護工作發展

在建設文化強國新的歷史進程中,我們要深刻認識新發展階段文物保護利用的重大意義和價值,突出重點、守正創新,不斷探索我國文物保護利用的新機制、新模式、新經驗,努力開創文物保護工作新局面。

完善文物保護制度與機制。一方面,加強文物保護法規體系建設。進一步健全文物保護法規體系,持續推進配套規章制度的制定與修訂工作,細化文物保護法確立的核心原則與制度。完成與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不一致、不銜接的法規、規章及行政規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促進文物保護法律體系更加系統協調、完備統一。全面實施法律規定,落實文物工作方針與要求,做好文物普查調查、認定公布、文物保護單位“四有”、館藏文物定級建檔等相關工作。強化文物保護法律培訓,發揮黨員干部帶頭作用,提高執法司法人員及文物領域相關從業人員掌握和運用法律的能力水平。開展系列普法宣傳活動,營造全社會依法保護文物的濃厚氛圍。另一方面,深化文物保護體制機制改革。進一步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部門協同、社會參與的文物管理體制機制。加強黨的領導、貫徹落實黨的文物工作方針政策,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對標法律規定,嚴格履行保護文物主體責任;各級政府及各部門要統一思想、凝聚共識、各司其職,在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給予支持;健全社會參與機制,調動社會力量參與文物保護的積極性,鼓勵引導社會力量投入文物保護,為文物保護創造良好條件。

推進文物整體性保護與價值轉化。一是實施文物整體性系統性保護。要堅持系統觀念,著力構建理念更科學、制度更完善、方法更精細的文物保護體系。增強整體保護的意識,制定不可移動文物保護規劃,加強未定級不可移動文物保護力度,確保文物的真實性和完整性。改變以往重搶救性保護輕預防性保護的觀念,建立健全文物保護監測體系,加大預防性保護力度。加強館藏文物、民間收藏文物,以及文物進出境管理。二是挖掘文物價值推動合理利用。全面踐行保護第一、強化管理、挖掘價值、有效利用、讓文物活起來的工作要求,在保護文物的前提下,探索文物合理利用的新途徑。鼓勵開發更多具有文化內涵和創意的文物衍生產品,著力增加有效供給能力,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結合鄉村全面振興、全域旅游等戰略,利用文物資源發展文化旅游,打造特色文化旅游線路。大力推動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與公眾美好生活需要相契合的文物產業發展,讓文物蘊藏的寶貴價值真正活起來,實現文物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的相互促進。

強化文物保護發展的科技與人才支撐。一方面,推動科技與文物保護深度融合。加強文物保護信息化和數智化建設,運用信息技術搭建文物信息管理和監測系統,利用數字化技術修復文物,以數字化形式呈現文物;整合全國文物資源,進行全方位數字化采集,構建統一的文物數據庫和數字化平臺,提高文物保護利用效能。制定科技與文物保護融合的技術標準和規范,明確技術要求和準入標準,推動文物保護研究。另一方面,加強文物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強化文物價值研究挖掘,重點推進重大歷史問題攻關,促進多學科、跨區域資源整合,強化科技支撐,推動構建中華文明標識體系。加強多學科融合,推動考古學科發展,擴大中國考古影響力。推動建設世界一流考古機構,實施全國考古人才振興計劃,提升中國考古專業化、科學化、國際化、現代化水平。

提升文物文化的國際交流與影響力。加強對外交流提升國際地位。積極參與國際文物保護事務,加強在技術研發、文物追索等領域合作;積極開展聯合展覽,選取中國代表性文物與國外知名文物共同展出;大力開展學術研究交流,鼓勵國內專家學者參加國際會議分享成果,邀請國際知名學者來華講學、參與考古項目;積極參與國際組織相關項目和與相關國家共同承擔項目;打造權威傳播平臺,加強國際對話溝通,講好中國文物故事,提升國際影響力。

今后,我們要立足于守護文明根脈,著眼于煥發時代新韻,繼續堅持科學與創新的理念,持續總結過往經驗,積極迎接挑戰,守護好人類共有的文化遺產,挖掘文物和文化遺產的多重價值,在加強保護傳承的同時,讓文物在新時代煥發出更為璀璨奪目的光彩,為豐富人民精神世界、推動文化強國建設注入持久動力。

【注:本文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研究專項“文化遺產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研究”(項目編號:24VWB007)階段性成果】

【注釋】

①王萍:《以法之力護瑰寶 中華文脈綻芳華——宣傳貫徹文物保護法座談會側記》,《中國人大》,2025年第2期。

②李瑞:《筑文明之根基 賦時代之華章——“十四五”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成果斐然》,《中國文物報》,2025年9月11日。

③《國家文物局:努力推動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央視網,2024年9月25日。

④《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北京: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203頁。

⑤⑥《守護國之瑰寶 筑牢文明根基——“十四五”時期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新華社,2025年9月11日。

⑦《國務院關于推動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工作情況的報告》,中國人大網,2025年9月11日。

⑧《我國持續推動世界文化遺產申報和保護管理取得新突破》,光明網,2025年9月10日。

⑨《習近平書信選集》(第一卷),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2年,第94—95頁。

⑩《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人民日報》,2025年9月11日。

責編/李丹妮 美編/陳媛媛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孫垚]
日本中文字幕伦在线观看| baoyu135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人成亚洲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搜平片| 亚洲第一主播视频| 日韩片之四级片| 日韩国产高清视频在线| 这里只有精品在线播放| 欧美精品videossex性护士| 国产精品视频xxxx| 中文字幕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永久免费视频| 朝桐光av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人妻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成a人片77777精品| 高清国产免费| 五月天婷婷综合社区| 黄色片在线播放| 免费在线小视频| 日韩视频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一区二区久久久久久| 国产日韩精品入口| 91传媒免费观看| 蜜芽视频在线观看| 午夜日韩av| 3atv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三区| 精品免费久久久| 无码小电影在线观看网站免费| 国产成人av电影| 欧美中文在线视频| 第一次破处视频| 在线免费黄色毛片| 日本人妖一区二区| 久久99久久99精品免观看粉嫩 | 国产黄色免费看| 91蜜桃臀久久一区二区| 亚洲一区二区3| 91香蕉亚洲精品| 粉嫩av性色av蜜臀av网站| 日韩写真在线| 久久久精品一区二区毛片免费看| 久久人人99| 8v天堂国产在线一区二区| 日本女人高潮视频| 亚洲天堂aaa| 超碰在线免费播放| 欧美丝袜激情| 日韩欧美一区视频| 成人在线精品视频| 精品日韩久久久| 中日韩一级黄色片| 亚洲成人在线播放| 爱久久·www| 西野翔中文久久精品字幕| 狠狠色狠狠色合久久伊人| 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2021| 大胆日韩av| 成a人片国产精品| 制服丝袜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一区视频网站| 少妇被狂c下部羞羞漫画| 国产尤物一区二区三区| 丁香花在线影院| 成久久久网站| 日韩一区欧美小说| 97视频在线观看播放| 激情五月婷婷久久| 黄色av一区二区三区| av在线播放国产| 亚洲综合色站| 一二三区精品视频| 99视频在线播放| 中国男女全黄大片| 在线观看亚洲国产| 小水嫩精品福利视频导航| 国产成人免费av一区二区午夜| 日本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色综合久久综合| 97久久久久久| 欧美成人精品一区二区综合免费| 波霸ol色综合网| 天堂资源在线亚洲|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播放| 亚洲女成人图区| 日本黄色大片在线观看| 欧美特级xxxxbbbb毛片| 国产劲爆久久|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 国产精品av一区| 亚欧洲乱码视频| 国产福利在线| 免费看的黄色欧美网站|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综合网| 国产精品青草久久久久福利99| 国产视频久久久久久| 可以免费观看的黄色网址| 久久男人av|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av影院| 亚洲国产高清高潮精品美女| 国产不卡一区二区视频| 久久免费公开视频| 中文字幕网站视频在线| 日本精品网站| 顶级嫩模精品视频在线看| 91超碰caoporn97人人|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视频www|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蜜桃| 99欧美精品| 在线午夜影院| 男女性色大片免费观看一区二区| 欧美亚洲免费在线一区| 欧美大香线蕉线伊人久久国产精品| av中文字幕网址| 欧美最猛性xxxx高清| 视频欧美精品| 日韩成人一级大片| 亚洲电影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激情小视频| 国产精品美女高潮无套| 97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喷汁尤物| 中文精品无码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 中文在线a√在线8| 成人在线免费视频观看| 亚洲欧美视频一区|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日本77777| 天天综合网入口| 亚洲第一av| 中文字幕av一区二区三区高| 日韩免费在线播放| 久久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高潮毛片7777777毛片| 欧美成人毛片| 久久免费的精品国产v∧| 国产日韩欧美日韩大片| 国产午夜小视频| 亚洲天天综合网| 男男gaygays亚洲| 国产精品一级片| 夜夜躁日日躁狠狠久久88av| 天天综合狠狠精品| 国产三级av片| 羞羞的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乱码| 久久精品一区中文字幕| 青青草自拍偷拍| caoporn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免费日本视频一区| 亚洲性视频网址|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国产一区| 欧美另类videos粗暴黑人| 奇米狠狠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久久久久av影院 | 香蕉成人在线视频| 美女被人操网站| 91精品国产成人观看| 亚洲激情电影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扒开腿做| 国产精品入口麻豆| 男男做性免费视频网| 蜜臀99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软件|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电影| 精品成人免费视频| 手机av在线播放|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费搜索| 国产日韩欧美夫妻视频在线观看| 微拍福利一区二区| 欧洲美女少妇精品|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天美|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美女| 天天干天天干天天操| 国产66精品| 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三级黄色在线视频|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久| 国产高清一区| 国产亚洲欧美一区| 日本少妇全体裸体洗澡| 日韩成人在线看| 热99精品里视频精品| 人人妻人人玩人人澡人人爽| 欧美伊人久久| 国产日韩亚洲欧美| 天天操天天干天天插| 成人a'v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爽爽爽爽爽爽在线观看| 国产片乱18免费|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看| 欧美老熟妇喷水| av在线1区2区| 亚洲国产美女精品久久久久∴| 国产免费无遮挡| 高清在线成人网| 欧美另类videosbestsex日本| 日本护士...精品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