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召開做強國內大循環工作推進會。會議強調,各部門各地區要奮發進取、改革創新,強化政策謀劃實施,加強工作協同配合,充分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形成競相發展的良好氛圍,在做強國內大循環中開創發展新局面。黨員干部是黨和政府聲音的傳播者,是社會經濟穩定的守護者,是做強國內大循環的基礎保證。必須從思想上、機制上、制度上全面發力,提升黨員干部的戰略意識、發展意識、責任意識、擔當意識,成為做強國內大循環的推動者、實踐者、引領者。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理論是實踐的指南。深刻認識把握當前經濟形勢,把發展的戰略立足點放在做強國內大循環上,以國內大循環的內在穩定性和長期成長性對沖國際循環的不確定性,強化戰略共識,樹立戰略觀念,是黨員干部團結帶領人民群眾推動我國經濟行穩致遠、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前提。要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聚魂,運用多種形式組織黨員干部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經濟思想,真正把自己擺進去、把職責擺進去、把工作擺進去,擰緊思想總開關,找準工作發力點,確保在做強國內大循環中立場穩固、行動果敢。要堅持把做強國內大循環工作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聚焦制約經濟循環的關鍵問題和薄弱環節,引導黨員干部向書本求知、向實踐求真、向群眾求解,探索新的發展思路、發展舉措、發展方法,爭當做好國內大循環的主攻手、破局者。
在做強國內大循環中開創發展新局面,不僅需要黨員干部持續不斷提高基層治理水平,筑牢經濟社會發展穩定防線,還需要黨員干部持續不斷掌握新本領、拓展新領域、強化新擔當,在經濟發展中以更強能力貢獻更多智慧,在群眾中形成更大影響,更好發揮示范引領作用。要突出精準培訓,綜合運用“集中輔學、調研助學、測試驗學”等方式,舉辦“學經濟、提能力、促發展”大講堂,組織黨員干部學習掌握資源要素的高效配置、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的深度融合、產業鏈供應鏈的自主完備、供給和需求的動態平衡等方面知識,不斷豐富做強國內大循環的知識體系。要樹立鮮明導向,健全完善干部選拔培養機制,組織黨員干部實打實到企業、到一線、到經濟主戰場去接“燙手的山芋”、當“熱鍋上的螞蟻”,在實戰中檢驗做強國內大循環的能力,發揮國內經濟循環的最大效用。
充分釋放黨員干部活力動力,是打通政策落實“最后一公里”、更好發揮政府在暢通經濟循環中的作用的重要基礎。要做好減負放權賦能。本著“權能匹配、權責一致”的原則,健全監督機制,保證權力規范運行,結合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整治“文山會海”等形式主義,保障黨員干部更快更好化解各種矛盾問題。要注重正向激勵關懷。拓寬干部選拔渠道,完善獎懲激勵機制,大力選拔使用那些有謀事之策、干事之才、成事之力的優秀干部,激發做強國內大循環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要用好容錯免責機制,堅持把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作為檢驗工作成效的標尺,落實“三個區分開來”,精準界定容錯免責的具體情形和程序,既嚴格追究責任又合理容錯免責,破除黨員干部在創新作為中的思想顧慮,讓他們放開手腳在做強國內大循環中破難題、闖新路、開新局。(作者:單曉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