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結構合理調整,內需潛力持續釋放
全國上下在加大供給結構調整力度的同時,適度擴大總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積極擴大有效投資,完善消費政策、改善消費環境、釋放消費潛力,引導資金更多投向補短板、調結構、促創新、惠民生的領域,促進了需求結構調整優化。一是消費基礎性作用持續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穩步提升,發揮了“穩定器”和“壓艙石”的作用。一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77.2%,比上年同期提高2.2個百分點,比資本形成總額的貢獻率高58.6個百分點。二是居民消費結構加快升級。一季度,恩格爾系數為32%,比上年同期下降1個百分點。發展享受型消費增長較快。一季度,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額中,體育娛樂用品類、文化辦公用品類、建筑及裝潢材料類同比分別增長17.3%、14.8%和14.8%,分別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快7.3、4.8和4.8個百分點。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中,醫療保健支出、教育文化娛樂支出同比分別增長15.8%、13.5%,分別比全部支出增速快8.1和5.8個百分點。三是投資結構繼續優化。高技術產業和服務業投資持續較快增長。一季度,高技術產業和服務業投資同比增長22.6%和12.2%,分別快于全部投資13.4和3個百分點。隨著市場環境改善、企業效益好轉,企業投資信心逐步增強,民間投資增速繼續回升。一季度,民間投資同比增長7.7%,比上年全年回升4.5個百分點,自去年9月份起連續回升。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提速,工業技改投資增長較快。一季度,工業技改投資同比增長9.8%,增速比工業投資高4.9個百分點;占工業投資的比重為41.7%,比上年同期提高1.8個百分點。
區域結構繼續改善,發展格局優化重塑
在各地區各部門協作聯動下,“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三大戰略深入實施,東、中、西、東北四大板塊協調發展,創新區域發展政策,完善區域發展機制,區域結構持續改善,發展協調性增強。一是“三大戰略”統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取得積極進展,與沿線國家貿易穩步發展,雙向投資高速增長。一季度,我國對俄羅斯、印度尼西亞、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沿線國家進出口同比分別增長37%、32.8%、31.6%和28.5%,高于全部進出口增速。一季度,我國企業對沿線43個國家非金融類直接投資29.5億美元,占對外投資總額的14.4%,比上年同期提高5.4個百分點。京津冀協同發展取得新成效,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進展順利,交通一體化建設提速,對周邊的輻射帶動作用增強,尤其是雄安新區設立進一步增強了京津冀協同發展的信心。長江經濟帶支撐力度加大,下游地區產業向中上游有序轉移,合理有效的產業分工協作格局逐步形成,流域內城市群建設加快推進,一批新的增長帶正在形成。一季度,長江經濟帶沿線11個省市中,有10個省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和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均超過全國平均水平。二是“四大板塊”良性互動。東部地區轉型升級、開放創新走在前列,區域發展新動能新亮點不斷涌現,對全國發展的引領作用突出。中西部地區后發優勢繼續發揮,主要發展指標增速明顯快于全國。一季度,中、西部地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分別快于全國平均水平1和0.9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分別快2.4和0.2個百分點。東北地區落實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若干意見和推動東北地區經濟企穩向好重要措施,經濟運行出現積極變化。一季度,東北地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0.5%,上年全年為下降3.1%。
居民收入與經濟同步增長,城鄉收入差距繼續縮小
在黨中央國務院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實施積極的就業創業政策,努力拓寬居民增收渠道,加大收入分配調節力度,推動了城鄉居民收入持續快速增長、收入差距繼續縮小。一是居民收入增長快于經濟增長。一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84元,同比增長8.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0%,分別比上年同期和上年全年加快0.5和0.7個百分點。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速高于GDP增速0.1個百分點,若扣除人口總量自然增長因素,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速高于人均GDP增速0.6個百分點左右。二是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繼續縮小。農村外出務工勞動力就業規模和工資水平保持增長態勢,農村居民收入增長繼續快于城鎮居民。一季度,農村外出務工勞動力人數再創新高,同比增加454萬人,月均收入增長6.4%。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義增速和實際增速分別高于城鎮居民0.5和0.9個百分點。城鄉居民收入倍差由上年同期的2.59下降為2.57,縮小了0.02。2016年我國基尼系數比2015年提高了0.003,但總體下降趨勢未變。
綜合來看,在新發展理念的指引下,我國結構調整、轉型升級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效,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正在積聚增強,發展質量不斷提高。但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我國經濟發展正處于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經濟結構調整依然任重道遠,鞏固持續向好態勢尚需進一步努力。下階段,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以新發展理念引領新常態,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深化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堅持以提高質量和效益為中心,抓住經濟企穩回暖的窗口期,加大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力度,著力培育壯大新動能新產業,持續推進經濟轉型升級,不斷增強發展內生動力,進一步鞏固穩中向好勢頭,努力實現今年全年發展的預期目標并爭取更好結果,促進國民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平。(郭同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