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q0q2i"></ul>
  • <ul id="q0q2i"></ul>
    
    
  • <abbr id="q0q2i"></abbr>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中國品牌 > 品牌案例 > 正文

    鐵建重工自主研發盾構機核心技術 “地下蛟龍”筑山海通途

    在北京東六環入地改造工程中,長150米、重4300噸的國產最大直徑盾構機“京華號”成功穿越了首個特級風險源;在廣東東莞虎門鎮,我國最深海底隧道盾構機“深江1號”正在向珠江口106米的海底深處掘進……這些體形巨大、猶如“地下蛟龍”的施工利器,都來自中國鐵建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十幾年前,我國盾構機主要依賴進口,甚至盾構施工都難以獨立完成。如今,國產盾構機在國內新增市場占有率達到了95%以上,并占據了全球三分之二的市場份額。在此期間,鐵建重工推動以盾構機為代表的地下工程裝備產業發展,在“強投入”的創新驅動下,充分用活“揭榜掛帥”機制,激活科技創新強勁動能。

    通過做強地下工程裝備主導產業鍛長板、持續研發關鍵核心技術補短板,鐵建重工實現了技術從跟跑、并跑到部分領跑,產品從進口到出口的巨大跨越。

    提升創新活力

    “京華號”“深江1號”“錦繡號”……這些都是集開挖、支護、出碴等功能于一體的高端地下工程裝備。在鐵建重工長沙產業園的生產車間里,工人們駕起天車,或拉或頂,吊裝分塊盾體,一臺臺盾構機從這里組裝出廠,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在近期披露的鐵建重工2021年年報中,一組數據引人注目:2021年,企業研發投入達6.78億元,占營收比例7.12%;研發人員1413人,占總人數28.6%。

    “企業一直以來都很重視科技創新資源投入,科技創新始終保持兩個比例不變,即每年研發經費投入占營業收入不低于5%,研發設計人員占員工總數的比例不低于20%。”鐵建重工科技發展研究院院長廖金軍說。從數據看,鐵建重工2019年、2020年、2021年研發投入占營收比例分別為6.43%、7.27%和7.12%,高于同行業企業研發投入水平。

    企業想要獲得長遠發展,光有投入還不夠,還得用活機制。廖金軍介紹,盾構機技術十分復雜,涉及機、電、液、光、控制、智能、巖土、工程等多學科和多領域的高精尖技術,需要跨學科、跨部門、跨行業協同攻關。

    近年來,鐵建重工顛覆了以往直接申報科研項目的模式,實施了“發布指南,征集難題,總師掛帥,組隊實施”的科研項目管理機制,充分發揮“揭榜掛帥”機制作用。鐵建重工根據產業規劃制定科研項目指南,明確指標張榜公布項目;實施總師公開競聘揭榜,“英雄不問出處”;打破部門墻、專業墻限制,不同研究院、不同專業人員通過自申報,與項目總設計師雙向選擇,形成研發團隊協同研發;放權賦能,總師掛帥,組織項目實施;每個項目評定總積分,項目總師負責實施過程積分分配。

    廖金軍說,通過機制創新,大大提升了企業科研創新活力,實現變被動創新為主動創新,科研立項數量加倍增長。2021年,鐵建重工新增授權專利346件,累計專利總數為1554件,其中發明專利“敞開式掘進機”獲中國專利金獎。

    強化技術優勢

    在鐵建重工盾構機總裝車間里,一臺直徑6.87米的泥水平衡盾構機開始裝配。“這是一臺出口新加坡的盾構機,計劃6月工廠驗收。”鐵建重工泥水盾構研究所工程師王朝輝一邊比對圖紙一邊說。

    在他們研制的設備中,直徑6.87米算是個“小個頭”。王朝輝所在的這個車間,自2020年以來,已陸續出廠了多個直徑14米及以上的“大個頭”盾構機,超大直徑盾構機打破了國外品牌的壟斷。

    鐵建重工掘進機研究設計院副院長張帥坤告訴記者,相比6至8米常規直徑、8至14米大直徑盾構機,14米及以上超大直徑盾構機的系統集成更復雜,加工制造更困難,可靠性要求更高,工程應用風險更大,一直是國產盾構機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的薄弱領域。以“京華號”為例,這是國內企業首次鍛造16米級超大直徑盾構機,研發與設計充滿挑戰。“我們潛心攻關2900多個日夜,陸續解決了多個關鍵系統設計、制造技術難題。‘京華號’無論是尺寸規模,還是技術應用,都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張帥坤自豪地說。

    據統計,2020年以來,鐵建重工已經成功研制6臺15米及以上超大直徑盾構機,分別應用在杭州艮山東路、下沙路項目,長沙湘雅路過江通道,安徽蕪湖過江隧道,北京東六環改造,珠海橫琴杧洲隧道工程跨海隧道等工程中,鞏固了國產超大直徑盾構機核心技術自主可控能力,推動中國高端地下工程裝備領先世界。

    國產裝備提速重大工程,重大工程助攻國產裝備。目前,鐵建重工研制的盾構機在主驅動集成、變頻驅動和控制、高承壓主驅動密封、高精度隧道導向、設備姿態監控等方面,均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中常壓換刀、開挖艙作業機器人、永磁同步驅動、電液混合驅動、大埋深可變徑設計方法等技術已實現世界領先。

    以電液混合驅動技術為例,傳統設備多為單動力驅動,在硬巖層開挖選擇轉速更高的電機驅動,軟巖地層開挖則選擇液壓馬達驅動。鐵建重工研制團隊通過創新運用液壓馬達和電機雙驅動,實現速度與馬力自如切換,破解了困擾隧道挖掘行業多年的世界級難題——“卡機”問題。

    加快數字化轉型

    當前,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已成為企業發展新趨勢。作為傳統制造企業,在產業升級的風口,鐵建重工圍繞數字化轉型升級進行了諸多摸索與嘗試,著力推進以研發設計數字化、產品機器人化、制造智能化、服務數智化、管理智慧化為技術方向的數字化轉型。

    “簡單地說,就是要將產品塞進電腦、將車間搬上電腦、將隧道建在電腦。”鐵建重工黨委書記、董事長劉飛香比喻說,企業要構建產品設計、制造、施工全過程數字孿生系統,在虛擬空間中實現研發設計、模擬制造、模擬運行,滿足定制化、個性化、多樣化產品需求。

    圍繞產業智能化升級,鐵建重工打造了具有智能感知和分析決策功能的地下工程裝備,并在高原鐵路、鄭萬高鐵等重點工程中實現應用,有力助推了地下工程建設的少人、無人作業。

    隨著一批國家戰略性工程的開工建設,我國對高端地下工程裝備的需求與日俱增。“部分國產配套核心基礎件可靠性不足,性能指標不能滿足設計要求,產品智能化程度有待提高等問題,是今后亟待制造企業解決和攻克的難點。”劉飛香說,比如盾構機的一些核心零部件,由于應用工況惡劣、產品可靠性要求極高、規格尺寸巨大,對基礎設計理論、原材料、熱處理、制造加工工藝、裝配與試驗能力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

    “鐵建重工正依托多項國家和省級重大科技項目,開展盾構機關鍵技術攻關,推動我國地下工程裝備實現從關鍵零部件到整機的全面國產化,促進產業產品全面領先世界。”劉飛香說。

    [責任編輯:潘旺旺]
    標簽: 鐵建重工   中國鐵建  
    国产成人青青热久免费精品| 久久人人做人人玩人精品| 精品在线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无毒不卡|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 精品国产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DY888国产精品影院|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高清在线观看永久|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久久久 | 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久| 国产精品伦理久久久久久|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99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9999| 久9re热这里精品首页| 国产A三级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单位女同事在线| 亚洲av日韩av无码av| 国产精品好好热在线观看| 一本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四虎国产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精品免费tv久久久久久久| 九九久久精品无码专区| 亚洲午夜福利精品无码|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专区日韩| 国产精品亚洲二区在线| 青青草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永久在线观看| 在线日产精品一区|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亚洲| 久久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浴池 | 拍真实国产伦偷精品| 日韩字幕一中文在线综合| 日韩AV无码不卡网站| 无码专区国产精品视频| 欧美日韩亚洲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精华液| 亚洲最大天堂无码精品区| 一本精品中文字幕在线|